第62段(1 / 2)

跪伏舉起笏板至冠處,“恭賀陛下!”

皇帝揮著袖子,宣昭使高扯嗓子,“起!”

“大遼國使臣覲見!”

第一個朝賀自然是兄弟之國的遼國,來使有兩人,大使身姿高大雄偉,粗濃的胡子圍滿下巴,帶著後簷又尖又長的金冠,像一個大蓮葉,身穿紫色窄袍,腰上佩飾金蹀躞,副使纏金腰帶,穿漢人服飾。

使臣邁進殿內走至殿中,大使右腳單膝跪地,兩手抱拳放在右肩,此為一拜,乃遼國的禮儀。副使則行漢人的跪拜禮儀。

“西夏國使者覲見!”

西夏國的使者帶著短小的金冠,正副使都穿著紅色窄袍,腰帶上也配飾金蝶躞,叉手行拜禮。

大朝會一年中有三個日子可舉行,分別為元正大朝會,五月朔大朝會,冬至大朝會,太.祖在位時間共舉行了十一次,太宗在位時也是十一次,趙宛如是端拱元年所生,那年特意舉行了冬至的大朝會。至趙恒登基,這是第五次大朝會,也是趙宛如公然坐在此的第一次。

“高麗國覲見!”

高麗國使臣的服飾與所行的禮儀皆與漢人相似。

“回紇使者覲見!”

來使長胡子高鼻梁,用布帛包著頭,上衣披的十分隨意。

趙宛如倒是覺得回紇人別具一格,“回紇人倒是灑脫。”

“隻是這大朝會上這樣肆意,終是不妥的。”張慶靜靜站在他身後立侍。

大朝會,萬國來朝宗主之國,將尊卑發展極致,是呈現一個大國的國力,以及各小國態度最直觀的體現。

“於闐國使者覲見!”

於闐國此次是由使臣帶著夫人以及公子一同前來,使臣頭戴小金花氈笠,身穿金絲戰袍,腰間束帶。

“於闐國...”趙宛如看著使臣身旁的小少年。

張慶微躬身道:“《法顯傳》中記載,其國豐樂,人民殷盛,盡皆奉法,以法樂相娛,僧眾數萬人,多學大乘。”

“辯機所撰的《大唐西域記》中曾言:此國人性溫恭,知禮儀,崇尚佛法,伽藍百餘所,僧徒五千餘人,並習學大乘法教。”趙宛如看著溫和麵善的使者夫人與小公子笑了笑,“舉國向佛,焉有不善之理。”

“這次除了於闐國,還有三佛齊國。”

“三佛齊國?”趙宛如聽過,卻是沒有見過的。

鹹平六年三佛齊國立佛寺為趙恒祝壽,趙恒賜“承天萬壽”鍾。

“原先是爪哇國,太宗時一分為三,以東爪哇國最強,後統一了爪哇島,其勢力擴展到三佛齊,與之交戰,將三佛齊國都吞並,淳化三年情勢逆轉,爪哇被三佛齊所滅。”

“三佛齊國使者覲見!”

先前邊境諸國來的使者都是高大雄壯的大個,而如今進殿朝拜的三佛齊使臣身材削瘦,頭上禪布,身穿紅衣,衣上織有佛像。

“薔薇水是此國所獻的吧?”

“是。”

“大理,大食國覲見!”

“朝賀之後,你將李迪尋來見我。”

“是,”

整個一日,光接見來朝的使臣就用去一大半日。

朝賀結束後是上壽宴,宴會散去就基本上沒有士子們什麼事了。張慶尋人很快,隻是將李迪嚇得不輕。

麵對著原本就不熟的惠寧公主,李迪心中百感交集,您雖貴為公主,可也不能這般隨便拉人見麵呀。

“李解元可是驚訝”

李迪沉一口氣,“是。”

趙宛如含笑,自然得體,“我想你在猜,阿懷為什麼不告訴你?”

李迪喉間明顯的凸起滾動了一下,“是。”

“阿懷她,不知道呢!”

李迪抬眼,驚訝狀,“不知道?”

“我並不打算在春闈的瓊林宴之前告訴她,也不喜歡通過別人告訴她。”

至此,李迪才明白趙宛如為什麼叫他過來,李少懷是他結義弟,對於弟弟攤上了惠寧公主這麼個強勢的女子,他不知道是該替他喜還是替他憂,“公主您...對少懷可是...”

趙宛如突然止住笑,“真心,假意,不是用嘴說的。”

卷三 明代暫遺賢,白衣卿相

第59章 水國寒消春日長

二月開春, 李少懷傷好後早早的就從長公主府謝離回了京郊的宅子, 連那元宵的燈會都未曾出門去看。倒是前幾日去找了李迪,不過沒找到人,反而撞了三司使劉師道從錢府出來的轎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