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段(1 / 3)

進士多半是要入翰林的,若陳堯谘在,對於李真人來說是個依靠。”

“怕什麼,有錢在呢!估計這會兒,他在想要怎麼將李少懷招贅至他家吧!”

“招贅?”張慶看著趙宛如手中李少懷的那份策論,豁然開朗,“李真人省試第一,估計京郊宅院的門檻要被世家踏破了。”又見公主一臉的輕鬆,張慶輕疑道:“那姑娘您...”

趙宛如將試卷打開,一篇論,五道策,與前世一摸一樣,如今看著她都已能背下來了,“這一世,結果還會一樣嗎...狀元郎!”

見公主低頭喃喃著,“姑娘?”

“我怕呀!”輕鬆不複,眸中重印深邃,“可怕也沒有用,我總不能拴著她吧。”

從貢院得知名次回來後李少懷稱病閉門不出,以拒錢府幕客的相邀,除了翰林學士錢府,東京各大世家,甚至有王公勳爵人家登門拜訪。

貢舉考試森嚴,大都真才實學,在省試中得了第一的省元,就算殿試發揮失常,也不至於落第,極有可能金榜題名甚至狀元及第。

“害怕嗎?”

“怕什麼?”

“名次就是座次,屆時崇政殿試進士的混榜也會與這個差不多,皇帝會親臨,你是離皇帝最近的一個。”

“怕,自然是怕的,皇帝是君,我為臣。”李少懷直起身子看向窗外,“可是如此,並不能使我退縮。”

景德三年春,三月初,皇帝在崇政殿親試進士科舉人。

殿廊設置帷幔,下麵列置座位,座位上標著各舉人的姓名,與省試一樣舉人要依榜入座,不得調換。

不同的是,殿試是當堂揭榜,榜上列座次。

大慶殿之後是紫宸殿,紫宸殿之後就是崇政殿了,崇政殿左邊是福寧殿,崇政、紫宸兩殿中間有一條極為寬敞的宮廊,廊道盡頭是龍圖天章等三閣。

天還未亮,大慶殿前的鍾鼓樓鍾聲敲響,殿中省數名當差的內侍侯在宣德門右邊的小門處靜候,隻待天邊放白,領著這些穿戴整齊的舉子入宮應試。

至此,宣德門兩旁還有不少世家趕來觀看這幾百名通過省試的舉子,宣德門左邊的小門陸陸續續有坐轎子或者騎馬徒步行走的官員入內,皆是朱紫公服。

李少懷站在最前麵,離那些中貴人最近,宣德門前架著的火熊熊燃燒著,三月的春風有些撩人。

“省元可是第一次麵聖麼?”端站在最前頭的內侍笑眯著眼睛問道舉子裏站在第一的李少懷。

李少懷微點頭,“是。”

內侍臉上幹幹淨淨的,生了一些皺紋顯得慈眉善目,喉間細微突出,應該是自幼在宮內當差。

宋初至今貢舉無規定時間,有時候一年一次,有時候隔兩年,又或三年,也有時候像今年一樣特開恩科。內侍接送舉子們多年,親眼見落第的人無數,也親眼見進士及第,進士出身之人出將入相,位極人臣。

省試中元之人,幾乎都會金榜題名,不出幾年便能夠任高官,越級升遷是常態,直至最後拜相,內侍彎著眼睛,“聖上是一代仁主,極為看重有才識之人,一會兒去了不必緊張就是。”

“隻不過,切忌,省元未來是要入大內做官的,天子門生,國之棟梁,勿要提一些不該提的事情。”

李少懷合起雙手,“多謝貴人提點。”

宮內青鍾長鳴,內侍高扯嗓音,宣德門樓前登時安靜一片。

與各朝相比,東京城的皇宮是曆代最小的,但勝在精致,雕梁畫棟,大殿外的柱子與房梁都有雕刻與花鳥畫。

穿過大慶殿旁的右太和門進入紫宸殿,過合通門來到崇政殿。

舉子門先觀榜找座位,待今日文德殿的朝議結束後皇帝就會親臨崇政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