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段(1 / 3)

“是。”

東京皇城腳下的商王府前,車夫趕來一輛樸素的馬車。

“母親可安好?”

帶絨的帽子被他取下放置在案上,抱過二弟遞來的湯婆子點頭道:“別院中一應俱全,炭火也充足,我時常探望,諒那些人也不敢對母親不敬,等再過些時年我便請求官家將母親接回。”

太宗第六子商王趙元份娶李漢斌之女為妻,李氏獲封楚國夫人,李氏悍妒慘酷,目無尊長,趙元份死後皇帝將李氏的封國削撤,命其搬出王府,安置於別處。

“爹爹前年病逝,孝期還未滿三年,官家讓我娶西平王的胞妹,與西夏結親!”

愁苦著一張臉的人身穿蜀錦,麵容枯槁,慘白無血色,捂嘴咳嗽了一番接著道:“聽聞那黨項的拓跋氏,個個刁蠻跋扈。”

“二郎莫要聽信他人胡言。”趙允寧抱著湯婆子坐下,從懷中掏出一張帖子,推移至弟弟桌前,“今日順道去問了都亭西驛留宋的西夏使者,李德明既已授封,那他妹妹入了宋應當會事先得一個封號再嫁於你,他們也學中原文化,而且據說她還是黨項第一美人。”

趙允懷並沒有因此而高興,反而更加擔憂道:“兄長不是不知我...”

“大哥回來了!”廊道處快步走來一個十一二歲的少年,年紀雖不大,但顯然已經褪去稚嫩,頗具大人模樣,火紅的靴子踏入站定,拱手躬身大禮道:“大哥,二哥。”

“大內幾年的生活,倒是將允讓培養成一個小大人了。”大哥趙允寧打量著弟弟道。

“三郎像極爹爹。”趙允懷聲音溫柔,因缺少了力氣。

趙允讓走到二哥身側,“二哥舊病可是又犯了?”

趙允懷捂著嘴咳嗽了幾聲後抬起手揮了揮,“無礙。”

少年眉間緊湊臉色平淡,“大內來人了,官家召二哥入宮。”

西夏臣民送嫁之日迎來了河西的一場雪,大雪連下了三日,西平府被一片白色覆蓋,車輪碾壓鬆軟的雪地,留下兩道深長的車輪印子,中間還有拳頭寬般的馬蹄印。

馬車出了城,駐守在城外的禁軍整裝隨行,帶絨的鐵靴子嵌入雪地,蓬鬆的雪被踩壓緊湊發著呲呲呲的聲音。

長長的隊伍走在白茫茫的雪地中,有披甲帶絨的宋軍,穿蜀錦棉袍的宋官,以及穿獸皮窄服的黨項侍從。

數麵旗幟楊麗回旋在竹竿上,宋旗為火紅色,黨項的旗幟則以黃色與黑色為主。

“你不冷嗎?”華麗寬敞的馬車內探出一個腦袋,金銀的首飾晃動。

騎在馬上護送的人搖頭,“高山上的冬日比這個還要冷。”

雪路難走,四麵有山,為確保萬無一失她舍棄了馬車頂風騎馬親自護在西夏公主車架旁。

“幼年倒是見過一些大宋的道士,不過我們接觸的更多是佛家,如今西域奉佛的於闐國都已經不存在了。”

“於闐?”她記得與元貞大婚時於闐還遣使來賀了,“於闐之遠,東去長安七千七百裏,與宋之關係也都在他們的來朝,怎會突然滅國?”

“突然…”李瑾玥看著李少懷,“怎麼會突然啊,當然不是突然!”

“大宋未曾聽過於闐之危!”

“宋是大國,於闐所治才不過□□裏之地,不關心也在理。”

經李瑾玥一說,她頓悟道:“非也,於闐乃中原佛源地之一,大乘佛教的中心,儒釋道各有千秋,隻不過是如今的大宋,自顧不暇罷了!”

李瑾玥將頭擱置車窗上呆呆的看著馬上的顛簸,“你是山門道士出身,不應該替道家說話,抵製佛儒嗎?”

聽到這樣的問話,李少懷一手握著韁繩,側頭回視,“這是偏激,偏見,各家都有其道,我信道,卻也尊佛,習儒,不是因為喜,而是因我知道可以取長補短,凡益身之卷,皆可開卷讀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