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會束發出家,就當...從來沒有還俗回來過。”
這也許是最好的選擇,“多好看的一個姑娘呀,”杜氏知道,隻要趙靜姝願意,求娶之人不會少,“母親還是希望你能嫁得良人,相夫教子,如此才不會孤寂。”
“良人若不是愛人,我寧願孤老。”
乾興元年秋末,杜太妃薨。
福寧殿。
窗外漫天飛雪,北風寒嘯,殿中碳火滋滋作響,“妾請入觀出家,替母親守孝三年。”
趙靜姝的話讓少年沉了臉,“可是大內的生活不好,還是有宮人怠慢了阿姐?”
“大內的生活並無不好,隻是妾從來就不習慣約束罷了。”
少年坐在椅子上低垂著頭,“阿姐在觀中十餘年,現在又要回到觀中了嗎,如此,朕身邊親近的人便又少了一人呢。”
“官家,當有天下為伴。”
“此事,朕要同大娘娘商議後才能答複阿姐。”又見她眸中出宮心切,添道:“朕會說服大娘娘的。”
少年轉身到了坤寧殿,劉娥正在看朝中各家送來的畫像,少年見之,輕皺起了眉頭,旋即恭敬的拱手道:“大娘娘。”
劉娥抬頭,“今日官家怎這麼早就過來了?”
“兒子是來找母親您說件事的。”
“哦?官家想找老身說什麼?”
“杜太妃已逝,三姐姐她,想出家。”
劉娥從座上起身,新換的太監連忙拖扶,“元容想出家?”
“是,三姐姐說想回到江南的元慶觀。”
“先帝去前,曾托我好好照看元容,老身本想等朝中事情安定後替她挑一門好親事,如今她想再回道家,官家怎麼看?”
“按大宋製,百善孝為先,雙親過逝當守孝三年,三年內不得婚嫁。”少年抬頭看向劉娥,“且三姐姐本就不願嫁,不如就遂了她的心意,君子成人之美。”
劉娥回頭看了一眼書桌上的畫像,笑道:“官家學聰明了,也會用她人之事來隱喻自己了!”
“兒子不敢。”
乾興元年冬,衛國長公主獲允出家。
天聖元年,劉娥下詔在成都設益州交子務,由京官擔任監官主持交子發行,又置抄紙院防範偽造之弊,嚴格其印製過程。
第150章 欲笑還顰,最斷人腸
天聖元年春, 科舉放榜, 中第之人歡呼著奔走相告,而落榜者隻得收拾行李回家等待下一次的考試。
隨州。
落榜歸鄉之人遊蕩在隨州的街頭上,有家卻不敢回,惆悵萬分。
“抱歉,一時失神,衝撞了姑娘。”誤撞了人的少年連連作揖賠禮。
女子感到有意思, “郎君的打扮應是個讀書人,妾不過是一粗人, 又是個卑賤的女子。”
少年搖頭,“世人皆平等, 陽修眼裏, 女子從不卑賤。”
讀書人高談闊論,寄情山水或大肆言論朝堂, 能為女子說話者,寥寥無幾。
少年這般倒是少見, “不知郎君家...”
“某幼年喪父, 家貧,是母親一手拉扯大,教我讀書識字,我卻落了榜!”
此少年看著才不過十五六歲, 一次不中卻傷心如此,依他方才所說,怕是迫切的想要出人頭地, “你還年少,一次落榜又如何,如今的朝堂奸佞已除,官家不會埋沒有才之士的,莫要灰心。”
“古之學者,一帆風順的人太少了,成大事者,都是要經曆一番磨難的。”
“姑娘你...”女子的談論與其打扮實在太不相符,見識之廣讓他驚訝,“冒昧的問一句姑娘所姓?”他不確定此女子的出身,所以不確定她是否有名字,但民間大多女子是沒有名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