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始就已鑄就,原來我們四個人的糾葛早已注定,無法改變……
這統統是個劫,愛情的劫,生命的劫,成長的劫……
其實在很久後,我才頓悟,很多人將死亡做為一個人的結局,可是人是沒有結局的,人們所謂的結局隻有一個,那就是死,而真正的結局存在生活中。
生活固然是一本小說,小說的結局不過是一個故事的結尾,不是生活的結局。
人之將死,生不帶來,死不帶去,我們來的時候隻有一副空落落的皮囊,死後也隻有這一副空落落的皮囊。如果我們四個人有結局,那麼結局就是放開,放開對彼此的計較和怨恨。
對於舒予憾來說,我一直處於“小三”的位置,道貌岸然,假仁假義,心機深沉。而我在顧沉康離開她並跟她人結婚的時候故意費盡心思出現在她麵前,完全是為了得意洋洋地看她的好戲……
然而天知道,我當時真沒有那樣的想法。
我當時的想法是,顧沉康離開了她並快速與別人結婚,這時候的舒予憾應該是非常傷心艱難的,因此作為好友我覺得我有必要去關心她。再加上,我自己也處於這樣的狀態——顧春暉一邊說愛我,做著讓我感動的事情,一邊又無視我,將我一把推下懸崖,也許我就是一個替身,寂寞生活下的替身,所以他等待多年的女人一回來,就顧不到我了。
我覺得我跟舒予憾是同病相憐,我們同時被自己的男人背叛,那種傷心失落痛苦彼此應該能夠深刻了解,再說我們還是好朋友……
這其中要說明的是:指天為誓,我真的一直把舒予憾當做好朋友,我想假如我錯了,那我錯就錯在不該跟舒予憾交朋友……我應該離她遠遠的,不去打擾他們的生活,不去鑽研他們的幸福,也不去仰望他們的愛情。可是我沒有,我貪心地在旁邊樂嗬著,偷窺著,於是悲劇就來了,我成了罪人,萬惡的罪人!
我想我如果不貪婪,今天的一切就不會發生了。當然,如果沒有我的貪婪,今天我也不會遇見顧春暉,我也感受不到實實在在的被疼惜的感覺。
因此我理所當然地覺得我該去找舒予憾,理所當然地覺得我們該懷抱在一起相互慰藉,舔犢傷悲。
可是我沒想到我的想法大錯特錯……錯到一塌糊塗,錯到無可救藥……這就是悲哀吧,我想。
這世上有沒有一首歌是唱給最悲哀的人聽的?
曾有一個人告訴我,其實世界上跟你相同的人多了去了,要不然怎麼會有這麼多的傷心情歌呢?對啊,我們唱歌,事實上隻是在互訴衷腸。
當然,以上也是我後來才想到的。而那時候,我在驚恐害怕的同時也不免心生憤怒。或許我早該有自知之明,對於顧春暉來說,我就是寂寞下的產物,偶爾調♪戲之,取樂取樂,這才是最終目的。陶和笙來了,我便變得可有可無,在他心裏沒有一絲立足之地。所以當他爺爺告訴他我出車禍時,他也能無動於衷,可以仍舊與陶和笙有說有笑,甚至將她帶回家裏……帶回家裏!
我不知道他和陶和笙的過去,但那一張雙人合照以及背後的字足以說明了問題。那是多麼深情的一句話,如果我隻是個看客,我會拍手叫好。隻是現在我是當事人,對的,我是當事人……
我這樣告訴自己,也這樣告訴他,“顧春暉,我是當事人。”
顧春暉愣了一下,顯然被我不著邊際的話給怔住了,“你說什麼。”
“沒什麼我。”我低下頭,意識到自己失了態,便轉身想走。反正這兒已然不需要我,我還在這裏隻會礙人眼球,並且……舒予憾都已經開始趕我走了,人要臉樹要皮,我沒忘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