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哭得跟死裏逃生似得。大丈夫當馬革裹屍還……呃,打嘴,這話不能再說了,自家老婆好哄,幾個公主大姨子和大嫂二嫂可不好對付。
好不容易打發走了哭功超群的福爾康,乾隆耐著性子問阿桂為啥海蘭察打發這個不上調家夥回來複命。阿桂雖不是武將,因在軍部任職多年,跟一班武將極為熟絡,忙解釋道:邊關艱苦是實,這個家夥一身花架子功夫,派不上任何用場,隻會浪費糧食。海蘭察是個粗人,耐心有限,不頂用的人二話不說趕走,管你是哪個的後台,反正這家夥也走的幹淨利落,不像當年某人,哭著喊著不能丟了家門的麵子,就是不走,為立功差點掛掉,急得一幹武將參謀跺腳,沒臉跟主帥傅恒交代,請罪的折子都擬好了,這小子又白眼一翻活過來了……
福康安漲紅了臉,隻好抬頭數藻井上畫了幾條龍幾個萬字紋。
午膳後,老龍去令妃的延禧宮小坐,見以往收拾得幹幹淨淨的妃子臉上都是淚痕,就是年紀太大些,沒有年輕時梨花帶雨我見猶憐的小模樣惹人心疼,反而覺得一陣心煩。前朝為政事鬧心,回了後宮這等雞毛蒜皮的小事也拿出來說!
令妃跟了乾隆這麼多年,看到乾隆臉色不大好,自不敢再告哪個妃子的黑狀了,隻說是福倫夫人進宮請安,說起兒子福爾康在外麵辦差吃了不少苦頭,回來幾乎瘦脫了形,做長輩難免心疼一些。
不提福爾康還好,一提他乾隆就炸了,事情沒辦好,被海蘭察趕回來還好意思拿出來說嘴?就是受了些罪——難道海蘭察吃的比他好穿得比他好?前些年去世的傅恒從來沒抱怨怨過這些,隻擔心沒完成任務,要抱怨也隻抱怨兵部戶部的後勤供應不及時,害他的兵吃不飽飯穿不上衣,不能打仗,傅恒最心疼的就是手下的將士,所以人家才樂意賣命。福爾康呢?不肯賣命就算了,連這點苦頭都不願吃!
再想想福倫夫人這會入宮見令妃,這時間點掐得……乾隆腦海中一根弦不知怎麼被觸動了,若是沒辦好差,大不了挨訓斥坐冷板凳,犯得著上後宮求情?莫非兵部看在福爾康是令妃親戚的關係上,還隱瞞著什麼?
老龍炸了:皇後的親戚都不敢以外戚之身幹政!小小一個令妃,小小一個福家居然有這個膽子!再看看令妃那又紅又腫還有魚尾紋眼睛配上褶子叢生的臉……
這種女人,自己怎麼被迷了二十幾年呢?
皇帝拂袖而去,令妃慌了:她又說錯什麼了?
坐立不安數日後,又毫無動靜,這比乾隆太後劈頭蓋臉的訓斥更讓人吃不消。她不知道,乾隆查問兵部後,發覺並沒有隱瞞什麼,是自己太疑神疑鬼。雖然如此,他還是決定要冷處理令妃一段時間,福爾康的前程是他自個的事,後宮不得多嘴!富察氏、那拉氏的子弟前程,可見過孝賢皇後與那拉皇後說過什麼嗎?
接下去的幾天,乾隆翻的是容妃、順妃、循嬪、芳嬪的牌子——這後宮,多得是年輕貌美的妃子求他的寵幸呢,人老珠黃又沒兒子的令妃,乾隆根本不在乎。
自此,令妃的時代終於結束了,清高宗乾隆的後宮,重新回到了群芳爭豔的戰國時代。
(十八)
乾隆四十九年的南巡,是他一生中最後一次下江南。那拉皇後本該隨駕同行,可是她最心愛的小女兒固倫和孝公主懷了雙胞胎,即將臨產,而養在膝下的十一格格又得了痘症,頗為凶險,便留守京城,侍駕的妃子便隻有令妃、順妃、誠嬪、芳嬪。
順妃與誠嬪本是同族堂姐妹,卻一直不親。而芳嬪與順妃隔膜之後,轉而去結交順妃的對頭們,誠嬪也在其中。這次隨駕的四個人裏,倒有兩個跟芳嬪說得上話,結果就是,順妃被孤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