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克童鞋,FBI沒招你聽壁角真是天大的損失……)又生就了一顆喜歡較真的心靈,立刻卯上了:“賢愚不以尊卑論!野有遺賢,帝王都要折節訪求,不拘出身!”
李溵立即反駁:“嗣君大事,早有定規。《公羊傳》曰:桓何以貴?母貴也。母貴則子何以貴?子以母貴,母以子貴……”
掉書袋可正對了樂克的胃口,乾隆皇帝別的不說,正是雍正皇帝存活的兒子裏身份最高,年紀最大的一個,論貴論長,都該他繼位。而朝鮮現在的大王李昑他爹,肅宗李焞居然立了中人出身的張禧嬪做了王妃,而大清從未立過非旗人的皇後!(朝鮮王妃要求必須是兩班貴族出身,張禧嬪之例可稱的上異數。)至於李昑,因為哥哥景宗李昀無子嗣,以王世弟身份即位,生母是肅宗的淑嬪崔氏,她與太宗時期的孝嬪金氏是李朝曆史上僅有的兩個賤民出身的後妃,但崔氏為人謙虛,不喜說人是非,甚得慈敬大妃和仁顯王妃的歡心,兒子李昑也是一位有為之君,這出身上的瑕疵,也就抹去了。但被樂克這麼一挑刺,給人感覺就是你們朝鮮國王真是不分好歹腥的臭的都往後宮扒拉,扒拉也就算了,居然還給了這些出身低微的女子名分,甚至做到了王妃!
做這種禮儀道德文章,誰能比禮部這幫學究更NB!這可是從明嘉靖爭大禮延續下的光榮傳統!
李俁激靈靈打了個冷戰,他忽然想到,李昑不是嫡出還不要緊,反正大王已經當了,清廷難道能逼他退位?要命的是當初肅宗要立張禧嬪所生李昀為世子,朝鮮就跟清廷禮部打了不少口水仗,最後還是康熙皇帝一錘定音,允了肅宗所請,冊封李昀為王世子。現在李昑原配王妃徐氏身故無子,而繼後金氏始終沒有生子,兩位小王子都是嬪禦所生,將來立世子一事,隻怕又有爭端了!
思及此,他死命拽著李溵,用高麗語道:“不得胡鬧,你忘記丙子虜亂了?這幫蠻夷不好惹!”他欺負樂克聽不懂,但不代表別人聽不懂,比如左都禦史觀保。
滿洲是不是蠻夷是一回事,就是真是蠻夷也討厭別人叫他們蠻夷。於是現任左都禦史加前任左都禦史,對朝鮮二李正副使臣的“華夷之別”PK戰正式開鑼。
隻見擔任主辯的樂克熟讀史書,搬出《舊唐書~房玄齡傳》:彼高麗者,邊夷賤類,不足待以仁義,不可責以常禮。古來以魚鱉畜之,宜從闊略……
你說我是蠻夷,你自己呢?禽獸之屬!
二辯觀保主要負責翻譯成高麗語,而對麵兩棒子吃虧在要說熟讀儒家經典,怎麼能比得過本土人士?傳到他們那都是二手的。李俁還好,來過三次中國,漢語沒問題,而李溵則是個半吊子,情急之下直接用鳥語跟觀保對罵。
太常寺官員見到的就是這麼個場麵,李俁死扯著臉紅脖子粗的李溵,而樂克籠著袖子,不緊不慢地用不帶髒字的漢語狠損對麵棒子不仁不義無禮無智:出口成髒,是為無禮;欺辱宗主,是為無智;有負重任,是為不義;有辱斯文,是為不仁!
而且不仁不義無禮無智的這位還是宗室子弟,可見李朝王室的教育問題已經堪憂到什麼地步,百年大計,教育第一,不怕生活窮困,就怕禮崩樂壞,再苦不能苦教育……(樂克童鞋,你是哪邊的臣子來著?)
觀保這麼一翻譯,腦子裏充滿雞血的李溵冷靜下來了:自己代表的是朝鮮啊,代表的是幾百年後大寒冥國來的穿越者啊,代表的是世界上最先進的民族(默…三個代表果然也是你們原創的。)
在這幫蠻夷麵前丟臉,真是……
從明天開始起,要讓這幫蠻夷好好見識誰才是東亞文化圈的始祖……(果然是起源君思密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