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不止一次後怕的想,若是當初沒有端王的勸誡,隻怕驪家也難逃一劫了。
所以到了此時,驪太夫人是真心悔悟過來,不但不再抱怨當初魏鏡淵逼迫她交出青鸞解藥、了結丹鸚一事,更是感激他目光長遠,趨利避害,免了驪家的大劫。
而經由葉家一事後,驪家楊家這些權勢之家皆是避風收斂了許多,再加之魏帝的有意打壓,朝中的權勢日漸趨於平衡,不再是幾家獨秀,分攬大權……
魏鏡淵一襲墨青錦袍靜靜跪在母妃的牌位前,聽著外祖母絮叨著近月來京城發生的大事,他的心境異常的平和,心裏這麼多年來一直牽掛的重擔也悄然落了地。
終於,母妃多年替人背的黑鍋終於卸下。大家也相信了當年他的話,知道害死敏貴妃的另有她人,父皇也不再認為他是一個不分青紅皂白的撒謊頑固之人……
如墨的眸光落在母妃親漆的牌位上,魏鏡淵在心裏平靜的道:“母妃,你安息吧……”
與驪太夫人離開大安國寺時,天空又淅淅瀝瀝的下起了雨來,魏鏡淵陪著驪太夫人坐著馬車返回京城。
路上,驪太夫人想起他與楊書瑤的婚事,還有京城裏暗暗傳的一些不中聽的謠言,不覺心痛的握住了他的手,朝他勉勵笑道:“如今一切都過去了,等日子一過,外祖母再給你挑選合適的正妃人選……”
驪太夫人所說的日子,是指前太子魏千珩的喪期。魏鏡淵腦子裏閃過許多事情,麵上卻是苦澀笑道:“外祖母可聽說了京城裏私下的傳言?大家都說我是克妻之命,這麼大年紀才娶正妻,卻在成婚這一日死於非命,如今隻怕越加沒有誰家的女兒願意嫁進端王府了……”
“胡說八道!”
驪太夫人心痛的打斷他:“都是一些胡說之言,你豈能去在意?再說,書瑤之事,全是那葉庶人的陰謀,她們有意為之,生了害人之心,豈能將這些罪過都怪到你的頭上?你不要多想,婚配之事,外祖母會替你好好尋覓的,並且這一次也必定是你自己喜歡的,沒人會再強迫你了。”
魏鏡淵並不是在意那些謠言,相反,他覺得這樣反而讓他清靜了。
見他不吭聲,驪太夫人接著道:“其實,我如今眼前就有一個合適的人選,衛國的衛瀾公主其實就挺不錯的。為人溫婉又機靈,配上你的性子倒正正好。而她的兄長與你也是好友,也算上親上加親……”
衛瀾?!
提起這個名字,魏鏡淵眼前倒生出幾分印象來,倒是一個頗有膽識的姑娘,上次端王府大亂,她跟隨在兄長衛洪烈的身邊,倒是一直鎮定自若得很,還擔心的上前察看他的身子,擔心他也受傷了。後來還勸他放下大婚當日發生的那些不好的事,一切事情要往前看……
不覺間,魏鏡淵的思緒飄遠了。
等他回過神來,馬車已行到半路,風雨漸停,魏鏡淵撩起車簾朝外看去,見他們正好行到了十裏亭。
心裏微微一震,他不由脫口而出,將馬車喚停。
“怎麼了?你可是哪裏不舒服?”
驪太夫人見好好的趕路,他突然叫停馬車,不由擔心起來。
魏鏡淵反抬眸看向高高的矗立在路邊的涼亭,回頭對驪太夫人道:“雨後空氣清爽,我想去涼亭稍做歇息。”
見是為著這個,驪太夫人不由鬆了一口氣,陪著他一起下馬車登上十裏亭。
“送君十裏終有別。這小小的涼亭,怕是見慣了分離別兮吧,想當年,老身就是在這裏將你送去邊境封地的,這一晃就是十幾年過去了,時間過得還真快……”
因著近來京城之中發生的事情太多,引起驪太夫人也是感觸頻頻,感歎起當年魏鏡淵離京之事,又不免想起堪堪去世不久的前太子魏千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