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快幾人就駕車來到了大雁養殖基地。
這裏依山傍水,冬暖夏涼,倒也是個妙處。
穿過厚重的鐵皮門,入眼便是一幢低矮的兩層高的建築。這裏是種苗培育孵化基地,房屋的後麵有一個倉庫,堆放著一些糧食和用品,再往後,就是住宿區,供這裏的研究人員在這裏工作生活。
而離這些建築區不遠就有一個湖泊,這裏原本就有一個小型的湖泊,但是麵積沒這麼大,也不具備大雁的生活條件,通過後期的人工開鑿打造,湖泊裏也放置了一些藻類,魚蝦,湖泊邊也種植了一些水草,通過模擬大雁的生活環境,這些大雁在這裏生活的還不錯。
近些年來,華國各地由於農藥的大量使用和過度開墾,導致水質汙染嚴重,一些微生物和魚蝦急劇減少,有些地方甚至因為過度汙染而魚蝦滅絕,大雁的生活環境遭到破壞,食物減少,大雁的數量也急劇下降,再加上違規獵狩行為嚴重,一些獵狩者甚至在大雁的繁殖期進行獵狩活動,而大雁是群居生活,一個大雁群裏絕對不會成單出現,一隻死去,也就意味著另外一隻不會獨活,而獵狩者們的獵狩工具比如電網、陷阱、大雁發聲模擬器等,這些對於整個雁群來說都是致命的。
短短幾十年時間,華國的雁群數量大大減少,生活區域也開始縮減,一些原本雁群生存的地方已經不具備雁群生存條件,雁群失去了蹤跡。
上世紀八十年代,通過長期的觀察研究以及世界各地各種滅絕經驗教訓讓人們認識到野生動物具有重要的生態價值和實用價值,華國相繼出台了一些法律法規加強對野生動物的保護,1988年11月8日,華國第一部為保護野生動物而訂立的法律《野生動物保護法》獲得七屆全國高官會第四次會議的一致通過,此後,原林業部、農業部製定了《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同年得到了國家的批準,於1989年1月14日正式發布,自發布日起施行。
他們基地的大雁是通過動物園購買的種雁,再通過培育,進行野外養殖,它和原始的野外大雁還是有些不同,但是也保持了野外大雁的一些習性。
對於他們來講,這些大雁就像他們的孩子,雖然在一些地方有食用大雁的習俗,但是他們是決計不會食用的,他們是通過出售雁苗獲利,維持生計,而且他們平時也會通過廣告推及雁苗的養殖,也會耐性地向前來購買種苗的養殖戶傳授養殖經驗。
這樣既能增加大雁的數量,也會將大雁市場的需求供給漸漸推向平衡。有時候,需求是一把劊子手刺激人們走上犯罪之路,利益的驅使會使人走而挺險不畏生死,隻有從源頭上解決這種供給關係,一種才能緩解那些罪惡血腥行為。通常人們會覺得沒有買賣就沒有殺害,但是誰能控製整個人類社會的口腹私欲呢?
他們深知自己所做的事對於整個大雁需求市場來講,就如同杯水車薪,但是為與不為,是兩種不同的結果,未來的路還很長,不是嗎?
站在湖泊邊的木質棧道上,周圍的蘆葦長得茂密而豐沃,綠油油的一片,非常宏偉壯觀,顧思遠伸出手來,蘆葦嫩尖上的水草借勢滴到他的手上,冰涼冰涼的,舒服極了,遠處,一群大雁正在水中央快樂地遊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