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血,阻止此類荒誕行徑。”
書生熱血而單純,很容易便被蠱惑。胡九齡入京當日,便有國子監出聲穿著統一袍服,盤腿端坐於神武門前開闊之處,齊聲哀求宮墻內天子收回成命。
☆、第144章
廣平侯府錦鯉池旁的滄浪亭,陸繼祖正在與靖王對弈。
兩人旗鼓相當,黑白雙子在棋盤上展開激烈的廝殺。幾經廝殺,眼見白子逐漸蠶食掉黑子,黑子後方命門處突然出現一枚白子,落實後竟是殺得黑子七零八落、丟盔棄甲。
“幾年不見,陸兄棋藝竟是大有進徑,此局是本王輸了。”
靖王拱手認輸,陸繼祖未發一言,而是捏起黑子命門處的白子,思索片刻後將它落在另一處。而後棋局徹底逆轉,原本呈弱勢的黑子悉數盤活,乍看上去像條攪動天地的黑龍。
“陸兄這是……”靖王眼中閃過狂喜。
“靖王殿下之擔憂,陸某感同身受。吳有良謀逆案後,皇上渾水摸魚大肆清繳,你我勢力皆大不如前。可吾等手下不缺世家大族,族中子弟亦是苦學多年,於科舉一途多有心得。休養生息幾年,暗中經營,自可彌補今日損失。”
靖王點頭,他當然也想到了這點。
筆墨紙硯皆是昂貴之物,珍本更是有價無市,讀書本就是富家子弟的專利。廣平侯府立足幾朝幾代,太上皇更是對世家貴族多番禮遇,兩者手中掌握著科舉絕大多數的人才。隻要開科取士,肯定是他們的人中舉概率更大。
龍椅上那位憑借謀逆之事大肆發作,可過後總得填補空缺。若按以往官員皆是科舉出身,那必須得用他們的人。
然而避開科舉舉賢任能的舉措,卻打破了這一切,這是真正傷及他們元氣的大事。
看著他手中的白子,靖王問道:“陸兄可有法子破解此局?”
“舉孝廉本是古製,緣何被科舉所取代。此法必有其弊端!”
“願聞其詳。”
“殿下派去國子監的那書生不已經說得很明白?”
靖王神情微微凝滯,當初他救下沈墨慈時,連帶著還撈了個宋欽文。本來他不想帶這個累贅,沒想到他肚子裏還有些墨水,一張嘴皮子也利索,做起某些事來也很適合。王府不少那一碗飯,他便順道將他撈下來,就當日行一善。
沒想到這麽快就有用上他的時候,當“舉孝廉”之說傳來,頭一個反對的竟然是他,而他理由也說得頭頭是道、蠱惑人心。
靖王就把他放了出去,他手上捏著沈墨慈,不愁對方不賣力。而結果卻給了他大大的驚喜,沒想到才這麽兩天,國子監的書生已被他鼓動到神武門外靜坐。
“這些個書生,隻怕難成大事。世子向來不說無謂之言,提及這些書生,可是有什麽後手?”
這次陸繼祖沒有賣關子,“皇上要任的賢能殿下也曾見過,就是青城那位皇商。”
“胡九齡?他的確是有些本事,且幾次出銀兩……”
說到這靖王突然卡殼了,“我明白了。”
陸繼祖給了他一個隻可意會不可言傳的眼神,點頭,他從石凳上起來。
“時不我待,殿下還得早些做準備。”
靖王的動作很迅速,從角門離開陸府後,他沒有去找宋欽文,而是拜訪了幾位忠於太上皇的老大臣。
待第二日早朝,大臣們車馬依次路過在神武門前靜坐的國子監書生。眾目睽睽之下總不能徹底忽略此事,於是朝堂上便有人提及此事。
“皇上,書生們此舉雖然太過沖動,仔細想來也不無道理。皇上提議拔擢賢能,本意是為大夏遴選棟梁之才,可此舉一開,難免有小人投機取巧、渾水摸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