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好的記憶,可他最後的所作所為,以及識時務的自殺,卻為母子省去了不少麻煩。
功過相抵,更何況小侯爺如今用得著他。
戰事平息後運河恢複暢通,阿瑤不日也要隨胡九齡返回青城。這次入京實在是險象環生,也讓她認清了自己的不足之處。景哥哥以為她怨恨他,實際上她知道那些事不怪他,反過來她怪自己無能,若非她太沖動,也不會有後來一連串的事發生。
左右她還小,且先回青城,追隨墨大儒多學幾年。待日後再踏入京城,她也會有底氣。
親父死了,無論先前父子關係如何,陸景淵肯定要服喪。在入府吊唁時,她將這番話開誠布公地說予他聽,而他亦是接受了,這讓她鬆一口氣。
這邊她放鬆了,那邊雲淡風輕的陸景淵心裏卻完全是另一種想法,他絕對不要跟阿瑤分開。
現成的理由擺在那,他得守孝!而且他是嫡長子,得正兒八經的守孝三年。那丫頭不是說想多學幾年?沒事,他陪她學!
出殯當日今上換上便服過來,被兒子說得煩不勝煩的寧安大長公主親自出麵,哭得眼眶通紅,求弟弟給兒子留點臉麵,讓他做個孝順的孩子,不要因守孝之事被天下人指摘。
臭小子太損了!若說皇上最怕什麽,一是含辛茹苦把他養大的生母太後的眼淚,二是為他犧牲了整個人生的嫡親姐姐的眼淚,沒有第三!
“罷,廣平候老家不在青城,往那邊去的時候小心點。”
留下這句話,今上負氣離去。
三個月時間如彈指一揮間,阿瑤回到青城,師從墨大儒,努力地吸收著各種墨水,同時也有條不紊地打理家業,閑暇時間她還會幫阿爹參詳下官場之事。
靖王謀逆案牽連了一批江南官員,本州之內亦有不少官員落馬。胡九齡初入官場,便趕上人手緊缺的時候,往常搶破頭的實權,這會剩下的麻雀三兩隻根本顧不過來。好在他多年經商常與官府打交道,又有本州一把手的潘成棟從旁指點,同時暗中還有墨大儒那些成器的學生襄助,最初忙亂後很快便步入正軌。他當官有個最大的好處,不貪——天底下沒幾個人錢比他多。布政本就是個肥差,貪腐亦是無法杜絕,可他不會威脅到他人利益,其他官宦也就很快接受了這位“野路子”的同僚。
胡九齡忙於做官,胡家的事便落在阿瑤身上。底下管事很給力,也很盡心,但她還是刻意讓自己忙一些。一旦閑下來,腦海中便會閃現出玄衣少年的身影。分開三個月,雖然時常有書信傳來,可她還是覺得悵然若失。
天氣逐漸變涼,趕在過年前蘇小喬定親。兩人合夥開的鋪子因供應西北軍需而生意紅火,蘇小喬如今也是青城內熾手可熱的姑娘。城中好幾位富商都把話遞到宋氏那,知道阿瑤高攀不起,想問問她好友之事。不僅富商,甚至連州城官員也旁敲側擊地問道胡九齡,想為家中嫡此子求娶這位財神爺。
可蘇小喬的選擇卻讓人大跌眼鏡,那麽多求娶她的青年才俊楞是一個都沒看上,最終她選了百草堂那位抓藥的夥計阿木。
旁人十分不解,對著阿瑤她卻沒有絲毫隱瞞:“那些人娶得不是我,而是我手裏的銀子,甚至還看到了我背後站著個你。阿瑤,我想法比較怪,感覺自己既然不缺銀子,何苦去遭那個罪。阿木雖然沒什麽大本事,可他家中阿爹隻有阿娘一人,他本人也極為善良,當年家中窮困時還曾偷偷周濟過我藥材,他會對我好的。”
蘇小喬成熟的想法讓阿瑤徹底認同,“你且放心出嫁,日後若阿木對你不好,自有我為你做主。”
望著蘇小喬掩不住喜色的麵龐,臨走時步子都輕快了許多,阿瑤不禁有些吃味。景哥哥也對她很好……◢本◢作◢品◢由◢思◢兔◢網◢提◢供◢線◢上◢閱◢讀◢
“嫁給一個對自己好的人?”她喃喃自語道。
“是在說我麽?”
窗外傳來清朗的聲音,隔著窗戶,玄衣少年立在窗前,眼神中的繾綣如一位征戰數年後歸家望向發妻的丈夫。
“景哥哥……”
“恩,阿瑤,我來陪你了。”
(正文完)
作者有話要說: 拖了這麽久終於寫完了,估計追文的妹子也是長舒一口氣。這篇文寫作中間,經歷了家庭巨大變故,後麵一直狀態不佳。
本文已閱讀完畢,歡迎發表書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