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獎勵(1 / 2)

大量金銀被兵丁們搬運出來,在園子裏堆積得如同小山一般。

至於各色綾羅、珠寶玉石之類,也運出了三四十箱子。

“共計得金五千六百七十兩,錢一千六百五十一萬三千,織成綢緞一千零九匹……”

沈嶽的頭皮都麻了。

過了一會,負責查抄軍糧的軍卒們也前來彙報,數字同樣驚人。

沈嶽揮揮手:“把除稻米、小麥之外的各色雜糧,全部分給這附近的百姓。”

眾人愕然,一人急忙出列,來到院子當中朝沈嶽拜下:“長史,根據朝廷典章,這些糧食都是要上繳國庫的……”

沈嶽禁不住冷笑:朝廷的典章如果起作用,怎至於生出馬家這樣的禍害。

“本官說分給百姓,那就分給百姓,”

他再度喝令道:不過些許糧食而已,以謝安對他的信任,這根本不值一提。

忙活了整整好幾天,查抄事宜才全部辦完,有牽涉的馬氏族人也被一一送入監牢。

京師那邊的消息也很快傳來:馬君雅、馬君衡,兩人被宣布棄市斬首,馬文才流放交州。

沈嶽將查抄的情況彙總寫了個折子,呈送京師,同時薦舉了立下功勞的張萬為縣令、韓林擔任司徒府通事舍人,接替王憑之的位子。

隨著呈報文書落下最後一筆,鄞縣馬氏,黯然謝幕。

支線任務:扳倒馬文才之父完成,而且是超額完成,直接把為禍一方的馬家給一鍋端了。

待畫上句號的,隻剩迎娶祝英台了。

早在剛離開京師時,沈嶽已經命人給老家句章那邊的親人帶消息,告知自己近況,以及即將成親的消息。

寡居多年的母親、以及其餘一眾親戚對這門親事並無反對意見:梁家好幾代都沒出過當官的,自從他就任縣令後,全族上下對他都言聽計從,更何況娶的是祝英台這樣品貌雙全的媳婦。

親自帶人向百姓分完最後一石糧食後,沈嶽輕車簡從,先行返回老家。

時間並不充裕,再過一天,就該去祝家莊迎親了。

至於結婚所需的錢財家當,則由韓林張萬督促雇來的民夫,在後麵緩緩運輸。

剛來到句章縣縣界,他就看到烏壓壓的一群人,侯在那迎接。

站在第一排中間,頭發花白的老婦人,正是梁山伯的母親任氏。

沈嶽有些動容:這具身體的記憶告訴他,梁山伯作為一個早年喪父的孩子,能夠不事生產,寒窗苦讀多年,靠的不僅是母親的辛勤勞作,還有族人的慷慨襄助。

梁氏全族都沒有一個富人,那些供他讀書的資財,也都是族人一個銅板一個銅板摳出來的。

一番唏噓涕零,沈嶽在眾人簇擁下返回祖宅:一處中等麵積,略有些破敗的宅院。

由於是舉族聚居的緣故,屋宇就顯得很是狹窄了

自己是不是應該做點什麼?

沈嶽想了想,向眾人表了態:“晚輩願拿出兩百金,為族中修一處寬敞宅院,再置些田地,作為族中公產。”

話音落下,全場一片寂靜,而後是如雷歡呼……

正在此時,韓林張萬等人也到了,正好趕上眾族人為沈嶽準備的接風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