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七章 二十八之七(1 / 2)

程嘉華道:“嗯,那咱們就開始了吧。”見南宮雪能重新振作,欣慰一笑。隨即在殿中緩慢繞行,時不時扣拳輕擊牆壁,聽到的都是沉悶之音。正自困惑,忽想:“若是穆青顏將索命斬砌在牆壁深處,在外部堆積磚塊封堵,那就是找一個遍,也探不出異常來。”

眼光忽然落到殿中石台上,台麵空空如也,原本的寶盒已給江冽塵挖走,後又被沈世韻得去。匕首在石台上平平削過,不留盒下一塊底皮,台麵也未毀損半點,在新至者眼中,那石台上就似從沒放置過東西。南宮雪也跟了上來,將這石台上下打量,道:“有什麼問題麼?”

程嘉華抬腳踢了踢石台,道:“這玩意兒似乎也是實心。我隻是在想,這大殿中四壁空空,根本沒什麼東西能看,要藏起索命斬,除去牆壁,那就是這座石台了。”南宮雪道:“要劈開看看麼?”說著手已按上劍柄。

程嘉華再一沉思,道:“不必了。你不覺得奇怪麼?如果這石台真有名堂,她穆青顏敢這麼大大方方的擺在正中?那不就是引人懷疑的?她一向給人傳得神乎其神,我不信她有那麼笨。也明顯不是此地無銀的把戲,那就是拿來迷惑人的,是個障眼法一類,真正的寶物絕不是藏在這裏。否則我能注意到,別人也能看見,這石台早該給人劈了。”

劉慕劍神色陰沉,心道:“果然是有其師必有其徒,這姓程的小崽子口才可比陸黔還好上幾分,其間也不知幾分是真,幾分是假。他說當過青天寨的二寨主,看來不是吹牛。留待日後必成大患,好在他武功差到了家,倒不如趁此機會,讓他葬身於此。莊親王躺在棺材裏,擠頭擠腳,我就讓你躺在這大殿正中,夠你翻跟頭了。不過跟陸黔那小子談談合作……沒錯,他也是自私之人,隻要能獲利,什麼都做得出來,不會為一個徒弟跟我翻臉。得罪我這位財神爺,對他沒什麼好處。他想當皇帝,那就讓他做個裁縫,任他翻雲覆雨,為我趕製一套龍袍來吧。”

程嘉華苦思冥想,視線落在兩具玉棺上,忽然眼前一亮,道:“常言道:死者為大,入土為安。死後一了百了,便再不與俗世之事相牽扯。生人對死者,須得存幾分敬畏之心。若是擅動棺槨,則極為有損陰德,將為怨鬼纏身,深受其報,不得安寧。有沒有這一回事?”

李亦傑困惑不解,道:“是啊,這些都是最粗淺的道理,誰都知道的,倒不知你此時突然提起,卻是何意?”

程嘉華道:“就因這道理太過尋常,誰都不會詳加深思,反而能騙過了所有人。簡單說吧,大家都覺遺體不能驚擾,他就偏要將索命斬藏在棺材裏。這一來麼,索命斬是他生前佩刀,珍愛有加,穆青顏要他即使到了陰世,也能有這把刀伴著,這是出於情愛之心。再從事理尋思,無人願對鬼神不敬,棺木近在眼前,也不會有人去掀開來瞧上一眼,隻曉得將這古墓攪個天翻地覆,而忽略了就在其中的索命斬!那寶物自能安然無恙,直至今日。穆青顏耍這手腕,可算是高明得很了,十幾年來,不知騙過了多少頭腦蠢笨的盜墓賊。可惜現在它碰上我,好運氣也該到頭了,我這就叫它原形畢露!”

他眼裏劃過一道精光,上前便要去推動棺蓋。南宮雪拉住他胳膊,驚道:“不可!程公子,你在想什麼啊?莊王爺作古多年,咱們怎能為了這俗家寶物,就去驚擾他的清靜?若此,寶物不要也罷。”

程嘉華冷冷的道:“你能‘不要也罷’,別人未必就肯不要。”甩開了她拉住自己的手,仍向棺材走去。

劉慕劍心道:“對啊!剛才我怎地就沒想到,索命斬會藏在棺材裏?難道真是給這小崽子說中了,是因穆青顏故布的心緒迷陣?最好他痛快點將棺木開了,等我一拿到索命斬,就立馬走人。在古墓裏待得久了,還真是渾身都不舒服。那兩人在旁盡是礙事,也真煩人!”

李亦傑身形一晃,攔在他身前,道:“不行,世間事皆有規矩,即使為了索命斬,也不能打破。”程嘉華冷冷的道:“讓開,李亦傑,我不是武林中人,你當那勞什子盟主,發號施令,也約束不到我。”李亦傑道:“天下之事,人人管得,就算不以盟主身份,又怎能說是與我無關?生而為人,當具人之常情,否則與野獸有何分別!”

程嘉華道:“李亦傑,你的缺點,就是行事瞻前顧後,往往好心,給你辦成了壞事。你真想為他好,為天下人好,就給我讓開。”

南宮雪好言相勸道:“程公子,世事皆有尺度,那是絕不可逾越的。我們不能眼看著你為寶物成了個喪心病狂之徒,如果寶物隻能誘發人心中貪念,為此爭爭奪奪,血流漂杵,那它就不是寶物,而是個禍根。就讓索命斬留在棺材中,一直陪著莊親王便了。始終不讓它現世,七煞也就湊不齊全,那場災劫亦可免除。”

程嘉華正色道:“南宮姑娘,你所見太過膚淺,這不是那麼簡單的問題。是,我們不動手,今日便不會侵擾亡靈,但你能保證以後呢?以後又怎樣?我們仁義為懷,江冽塵那魔頭作惡可不會有半分客氣。將來一旦給他得知索命斬的真正下落,連我這愚人都能猜出,他也沒理由猜不出,到時他仍要開館取寶,莊親王的清靜注定是要壞的!怪隻怪他得了世間至寶,到死仍然不肯放手,還要貼身陪葬,都說匹夫無罪,懷璧其罪。咱們今日取寶,還可小心謹慎,對他老人家千敬萬恭,一邊給他禱祝,將來若是江魔頭親自動手,我隻怕王爺遺體連全屍也難以得保。你自己掂量著,何者為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