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七章 三十之二(1 / 2)

湯遠程正色道:“李大哥,‘孝’道乃為人之根本,人生於世,若是對生養他的父母長輩都不孝順,還指望他能對誰好?我爹爹去得早,是奶奶含辛茹苦的把我拉扯大,家裏什麼粗活、累活都不讓我幹,而每逢有好吃的、好穿的,她都會先想到我。她老人家,艱難了一輩子,也操勞了一輩子,為使我有個安定的環境讀書,寧可不去住大宅子,而要讓我在窮困中發奮圖強。這樣的恩情,我怎能忘、怎能輕易割舍?人不能太自私,處事不僅想到自己高興,還要為他人多考慮著才成。損人利己之事,不論那‘利’有多大,多誘人,也都是不能做的。”

李亦傑道:“我也沒說讓你坐在家裏靠她養活,什麼都不做啊。你曾做過大清第一代科舉的狀元公,若是尋家私塾教書,也定能養活自己。”

湯遠程道:“不然。做個窮鄉僻壤間的教書先生,一個月能賺幾錢銀子?過得苦些,我自是無妨,可難道奶奶撫養了我大半輩子,就為要我仍回鄉間教書?那我參加科舉,不是都白費了?我要入朝為官,不是為了自己貪圖榮華富貴,首先是孝順奶奶,盡我所能的回報她。同時,戰亂年代,受害最深的便是百姓,我身在民間,無能為力,但做了皇上的左右手,就可時常在他身邊出謀劃策,提些有利於百姓的治國之道。順便以休養生息之名,多免除些苛捐雜稅,令百姓耕牧良田,安居樂業。為國為民,都是一大幸事。其實滿漢誰統江山,但須皇帝英明有為,愛民如子,是哪一民族,又有什麼大礙?隻是其他人往往看不分明,見不得異族爬到自己頭上。這念頭過於偏狹,他們殘暴專政,自該推翻,可難道前明就無此事?要想國家長遠興盛,就該與民為友,而非為君臣相異。這道理我也向皇上勸諫過,他言下亦有認同之意。倘如真能拯救萬千黎民於水火,便算我這窮酸書袋,傾盡全力,為百姓做了一件善事。”

李亦傑由衷敬服,道:“遠程,這幾年你身在官場,曆練豐富,可也成熟了很多,再不是當初那個動不動就臉紅,時常率性而為的莽撞少年了。”湯遠程道:“人總該成長的,是不是?怎能總在原地徘徊不前?”

李亦傑苦笑道:“與你相比,我才是始終停留在原地打轉。”湯遠程道:“也或是未逢‘一點通’之機緣。不過我相信大哥,你生來是要有一番作為的。咱們這些人活著,絕不會是索然無味的白過一世。”

李亦傑笑了笑,又想起玄霜之事,在心裏還是個沉甸甸的擔子。現在他已徹底信任了湯遠程,有任何煩擾都須得仰仗他。謹慎的看看四周無人經過,壓低了聲音道:“遠程,我有件事問你,有關玄霜……你別給其他人提,行麼?”湯遠程道:“這是自然,小弟一向不是個多嘴多舌之人。”見李亦傑麵色嚴肅,也板起了臉配合著他。

李亦傑低聲道:“我剛才聽陸大人說,皇上有意改詔,要另立太子。至於玄霜,將來最多是封個親王,也就了結。依你看來——此事到底是否空穴來風?”

湯遠程神色未改,隻目光中加重了幾分深邃,道:“原來陸大人也看出了……他倒真是個聰明人,怪不得青天寨能有昔日偉績。不錯,李大哥,實不相瞞,我身為太子少師,在皇上和幾位高官麵前走動得多,情報自會來得快些。有時我與皇上談論政事,有時喝茶閑聊,見他每日裏都照常批閱奏章,或尋人下幾盤棋,並無他對韻兒所稱之‘忙得抽不開身’。有次我旁敲側擊的試探,覺得皇上之意,也是暫將此事一拖再拖。拖到某個時候,讓大家心裏都淡然了,才宣布新立儲君。玄霜各方麵都是眾位阿哥中最為出色,可鋒芒實在太盛,就連皇上,有時也要在心裏忌憚他。這孩子才能過人,行事手段又極為偏激,如是貿然讓他做了國君,等他整頓吏治,必然大有一番周折,還不知新製度與現狀有無衝突。再說皇上雖還算不得雷厲風行,但也從沒見過,他將一件相關家國大業之事拖得這麼久。隻是玄霜現在還滿心憧憬著,我也不能出賣皇上,是以在他兩人麵前,都未露過口風。”

李亦傑想到他說法與陸黔也是大同小異。這麼說來,他二人對局勢都能準確辨明,唯有自己總也看不真切,還和玄霜一起做著等他當太子的美夢,莫非確是太過天真?沉思道:“那你可有什麼好主意沒有?”

湯遠程道:“在小弟看來,其實不能當太子,也沒什麼不好。為人君,並非世間至極之樂,卻是從此將這一生都拴在了那座椅上,不得脫身。玄霜生性原就瀟灑不羈,他怎能忍受將年華虛度於此?即使不為君主,以他的聰明才智,不論身處何位,都能有所成就。世人都是鑽在這‘錢、權’二字間,難以擺脫,如能將目光放得長遠些,條條大路,前途並不是隻有皇位之選。”

李亦傑笑道:“佩服,佩服啊。遠程兄弟,這回殺了我的頭,我也信你,你能考中狀元,完全是憑著自己能力。”頓了頓又道:“其實我本來也不願玄霜做皇帝,權能亂性,這孩子氣性又高,誰知一旦大權在握,又會怎地?不如無物一身輕。可聽你和陸大人所言,這官場爭鬥是無休無止,各人都想著腳踩人頭向上爬。做了親王,也不算太低等的官職。有人的地方,就有嫉恨,難道不會有更下層的官員想著害他?那新做了皇帝的阿哥,知道他對自己是個隱藏的威脅,難道不會想著除他?這樣一來,上階恨下階妒,可不弄得他腹背受敵?皇上不願見兄弟相殘的美意,不是都白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