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晚在石預家中,石落升、劉子玄、淩振幾人坐在了一起。石預二人當時聽到石落升命喪武陵山的消息也是悲痛萬分,這三年來兩人也沒少幫著照顧石家。現在看到石落升又生龍活虎的坐在眼前,兩人也是感觸頗多。
石預道:“落升,按照你的分析接下來宋、楚之間不會有大的戰爭,那你也不要回部隊了,當時想趁著戰亂從軍,一來是為了報效國家,二來也是為了立點軍功步入仕途。現在我覺得你還是跟著子玄去大將軍府上吧,鄧大將軍對你這麼欣賞,一定會重用你的。陳、田、鄧、李、崔大宋這五大世家中,除了陳家和田家,鄧家的勢力能排到第三。你跟著鄧大將軍,以後也不愁沒有出人頭地的機會。”
淩振聽到石預的話冷冷的哼了一聲,石落升有些奇怪的看了他一眼,又不解的望了望石預。
淩振苦笑道:“雖然我不能接受鄧元覺的為人,但是石預的話也有道理,你去鄧元覺府上比回餘州大營跟著吳騰要好的多。”
石落升隱隱猜到淩振之所以不喜歡鄧元覺是和當年淩振離開軍營有關。於是試探的問道:“淩老師,您能告訴我當年您為什麼要離開軍營嗎?我聽說那時您可是前鋒營的營長。”
淩振歎了口氣道:“當年的事我不想再提了,石預你替我告訴他們吧。”
石預拍了拍淩振肩膀道:“好吧,就由我來說吧。當年鄧大將軍有事要請天刀門幫忙執行一個任務,淩振就是那次被天刀門派出執行任務的弟子。任務完成的很圓滿,大將軍也非常滿意,於是就把淩振留在了軍中。我當時在大將軍帳下做主簿,也就是在那個時候認識了淩振,並且成為了好朋友。”
“淩振在軍中的表現也非常亮眼,作戰勇猛,還懂得兵法韜略,不到三年時間就憑著軍功升任到了前鋒營營長的職位,你們認識的那個吳騰當年就是淩振的副手。”
“後來有一年楚國對我們發動了一次大規模的戰爭,我們的將士在前線浴血奮戰,拚死殺敵。但是這個時候在建鄴卻發生了一件事,淩振的弟弟淩鵬和五大世家中的田家發生了衝突,當朝太尉田裕隆的孫子田騰飛仗勢欺人,被看不慣的淩鵬失手打死了,田裕隆為此大怒,下令把淩鵬下獄,並揚言要殺淩鵬抵命。淩振父親知道後就趕緊派人給在前線作戰的淩振送信,希望淩振能回來解決這件事情。”
“結果信送到了軍營,但是淩振當時正好領兵在外執行任務。鄧大將軍收下了那封信,並問清楚了來由,就派親信拿著自己的手書去處理。那時宋、楚兩國正處於戰爭的關鍵時刻,任何一個小失誤都可能引起大敗,特別是對我們這種弱小的國家。所以淩振完成任務回到軍營後,大將軍也決定暫時不告訴他家中發生的事情,就是怕他分心,從而影響了戰爭的勝負。”
“大將軍的親信拿著手書找到了田裕隆,請他網開一麵,一切等前方的戰爭結束之後再做處理,沒想到田裕隆不僅沒聽大將軍的勸慰,反而還擔心大將軍會用別的手段把淩鵬救走,於是當晚就下令把淩鵬處死了。淩振的父親知道後痛不欲生,喊著要找陛下伸冤,田裕隆怕事情弄大,幹脆就派人暗殺了淩振全家。”
“大將軍知道這件事後也大為震怒,當時就想回建鄴找田裕隆理論,但最終他還是忍住了,兩國的戰爭已經到了白熱化階段,他根本就走不開。直到幾個月後,楚軍終於被打退了,淩振立下了大功,大將軍此時才敢告訴他家中發生的事情。淩振聽完怒不可遏,連夜離開軍營,要去找田裕隆討一個說法。結果在去田家的路上,被一批殺手截住,最後雖然逃得性命,但是也身負重傷。淩振隻好又返回軍營養傷,沒想到過了幾天田裕隆不知用了什麼辦法居然說動陛下給大將軍下旨,讓他押解淩振回建鄴,說淩振犯了叛國罪,還指使他的家人刺殺田裕隆,田騰飛被淩鵬所殺就是證據。”
“大將軍當然不肯領命,想要回建鄴找陛下當麵澄清,剛準備出發時楚軍又來進犯,大將軍隻好作罷,親自帶兵迎戰。出發前還擔心自己不在的時候,田裕隆會派人暗殺淩振,於是悄悄的把淩振放走了。當時淩振身受重傷,我不放心他一個人,也向大將軍請辭。一路護送淩振逃到了秦國,為了避人耳目,我找了個可靠的人照顧淩振,自己又返回了大宋來吸引田家的注意,後來就在小倉城隱居了起來。”石預一口氣把淩振當年的離開軍營的原因說完。
淩振也陷入了痛苦的回憶之中,石落升安慰道:“大將軍是從整個大局考慮並不能算是做錯了,隻是田裕隆這老賊太可惡了,這個仇我們一定要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