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楚國三個戰場都進入相持階段的時候,遠在海外的石落升已經在那霸城站穩腳跟,城主竹中重治雖然表麵上依舊沒有臣服,但考慮問題的方式已經開始從石落升的利益出發。
下川島的倪雲在和黃頌升商量完之後,也決定並入長興島,正式成為天羅教的一員。
因為石落升現在已經獨立,不能再打著宋國或者肖衍的旗號,竹中重治和石預都建議他取一個新名號,石落升考慮再三,覺得自己勢力還是太小,不想太張揚,所以暫時還是用天羅教的名義行事。
回那霸後的前半個月,石落升帶著薑婉兒逛遍了城內的大街小巷。說起來兩人還都沒有好好看過這座城池,打下它之後的第二天就急著出去對付九鬼嘉隆的聯軍,然後又著急趕回建業,這還是二人第一次體驗異國風情。
在竹中重治和石預的主導下,那霸城越來越開放,外來定居的人口也越來越多,齊國、燕國、暹羅、呂宋等地的商人來往日益頻繁。
為了答謝寧不屈的相助,石落升把對燕國的關稅下降了兩成。隨著齊國的戰略目標從燕國調整為楚國,漢中城下齊軍也撤走了,這讓疲憊不堪的的燕國稍稍緩了一口氣。
燕帝朱庭訓也想學當年的宋國,抓緊時間發展國內的經濟,寧不屈的蓬萊城自然就成了海外貿易的重點。雖然蓬萊城與那霸的貿易往來密切,但是在燕國國內,除了寧不屈本人之外,就是寧則風也不知道石落升還在世的消息,他們都以為自己的貿易對象是那霸城的城主竹中重治。
半年之後,石落升讓淩振帶兵去收編失去了九鬼嘉隆之後的大隅島,然後以大隅島為中心建立新的軍事基地,慢慢的從周邊的小勢力開始擴張,能勸降的就勸降,不能勸降的全部剿滅。
這些小勢力平時都靠海盜貿易為生,他們搶奪的主要對象是來往那霸的各國商船,出兵剿滅他們也得到了各地商賈的支持。
一年後,除了已經投降齊國的大東島和庵美島之外,就隻剩下一個先島的劉索靜還是獨立的。
石落升一直沒有對他用兵就是在等著劉索靜自己主動投降,當年劉索靜能單人獨船來到琉球打下一份家業,這足於說明他不是一個庸才。現在自己也正值用人之際,石落升想讓他心甘情願的歸入自己帳下。
劉索靜眼看著自己當年一心想要圖霸的琉球群島漸漸的全部劃入天羅教的版圖,心中也有一絲絲的酸意。感歎自己沒有趕上好時候,結果被晚來的石落升占了便宜。
現在琉球群島上已經沒有他的立足之地,要麼投降天羅教,要麼投降齊國。劉索靜是齊國人,當年雖然是被呂興海趕出國門,但現在非要在二者之中選一個投降的話,潛意識裏還是偏向於齊國。
隻是薑桓燕遠在膠州,沒有任何表示。齊國現在主要的精力也在楚國戰場上,在那裏已經投入了二十五萬兵力,自然沒有餘力來關心自己這個小島的歸屬。
先島上的土地不適合耕種,百姓平時隻能靠打漁為生,好在島上有一些常駐的商人會來收購他們的海產品,但是最近已經有三個多月沒人來島上做生意了。百姓的家門口都掛滿了各種魚幹,飯桌上的主食也都成了清一色的海鮮。
以前遇到天災的時候,劉索靜還能帶著戰船出去搶,但是現在可不敢。因為這並不是天災,而是石落升對先島的經濟封鎖,隻要自己敢帶兵出去搶,石落升就有借口滅了自己,盡管他找不到借口也能滅掉自己。
徹底失去了經濟來源的劉索靜又熬了兩個月,看著島上的百姓一個個麵黃肌瘦,他終於撐不下去了,帶著自己的幾個重要頭目來到那霸城主動向石落升請降。
石落升自然滿臉笑意的接納,先島依然交由劉索靜治理,同時解除了先島的經濟封鎖,隻是島上的所有軍事力量都由天羅教接管。
至此整個琉球群島全部歸了天羅教,剩下的大東島和庵美島雖然名義上屬於齊國,但在經濟上仍然得依附於那霸。
這兩個島上的物產並不豐富,光靠海洋貿易還不足以讓百姓過上好日子,以前武吉也是靠海盜貿易來補貼百姓,現在和劉索靜一樣,不敢再帶兵出去賺外快。
而其它島嶼雖然也不能繼續海盜貿易,但有那霸城的補貼,所以在生活上要遠遠富足於大東島和庵美島。這種落差讓兩個島上的百姓心裏出現不平衡,時間一長漸漸地有些膽大的開始私自離島,搬去附近的島嶼居住。
其他島嶼自然是來者不拒,那霸城也對他們進行同等補貼,武吉自然不敢去興師問罪,日子過得相當憋屈。
為了改變當前的局麵,武吉隻好重操舊業,不過他隻能冒險帶著戰船去倭國、呂宋、暹羅等地搶劫。
在這片海域,已經沒有任何勢力敢惹天羅教,石落升除了把王赤驥留在長興島輔佐祖慶之外,其他的逐日七將全部召回了那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