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改革要快(2 / 2)

如果有新一輪全城轟動、全網爆紅的新聞報道,這幾家正在觀望的大客戶廣告,極有可能被吸引過來。

但是,題材呢?

在網絡媒體無孔不占的今天,紙媒想要找到轟動性、獨家性的題材,已如登天一般艱難。

任是久經沙場,在全市傳媒圈中聲名顯赫的各位中心主任,也有英雄遲暮,良策難尋的歎喟。

總編:“各位中心主任回去後,在各部門再發動一下,遇有合適題材隨時報題。”

“另外,我們的思路要再開拓一下,專題中心一個見習記者,能提出這麼超前的策劃草案,給了我很大啟發:年輕人的思路,跟我們有所不同。我們重在什麼?重在經驗,但是網絡高速發展下,年輕人的思考方式,比我們更接網絡地氣。”

“集團前幾天黨組會議上,老總提出了,要加快推進各項改革,尤其是傳統媒體和新興媒體融合這一塊,要快,步子要大,膽子也要大。”

“本周工作的重點,是要再找到一個能在網上掀起風浪的大題材。操作模式,繼續按專題中心網絡掀風浪、紙媒做深度的模式來做,這條路,我看值得堅持,前景廣闊。”

……

會議結束,陳一新的臉色不是很好,一路沉默著回到采訪中心。

副主任劉藝知道他在想什麼。

好好的一個策劃,采訪中心挖了四五天,臨門一腳,卻讓專題中心給搶了。

關鍵,還是許凡這小子主動提出讓專題中心做,老總看透這小子不願呆在采訪中心的內心,拍了板。

這誰受得了?

陳一新的資格,在都市報跟幾大中心主任一樣老,差不多同一批進報社。

但陳一新的個性,有些不太招人喜歡,比較一致的評價,就是心眼比較小,格局不大,逢事喜歡計較,自己決定的事,也不太喜歡別人提意見。

因而,他提正職主任的時間,比其他人晚了兩三年。最典型的就是錢穆,兩人是同一批招聘進報社的,錢穆3年前就提了正職。

自視極高的陳一新,一直不服錢穆。

提升後,他稍微得到了些安慰,畢竟采訪中心是報社第一大部門,管著30多號記者,人數比專題中心多了一倍還不止。

現在的陳一新,最需要的就是實績,能夠帶動報紙營銷,又讓別人心服口服的實績。

走進中心,陳一新沒有立即去自己的辦公室,而是踱到了大統間。

老劉扔了支煙過來。

陳一新點上,吐出個煙圈:“老劉,對神曲事件這組報道,你給評評。”

老劉:“偶然事件,沒有持續性,也不具備複製可能性。集團如果以此為藍本推動改革,我認為會有隱患。”

陳一新點點頭:“說詳細些。”

中心在家的一些記者,都圍了過來。

牛益斌和楊眉在外圍,支著耳朵傾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