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皇子也躍躍欲試,他又有些擔心,“母妃,父皇那裏。”
賢妃笑了,“這是善事,你父皇自然不會反對。”
表兄弟二人興興頭忙活起來,按照賢妃說的,也花不了幾個銀子。慶哥兒找了個小院子,讓人修葺了一番,定了些桌子椅子。又請了兩個落地中年秀才坐館,請了兩個婆子來做飯,米麵肉菜讓家裏人一並買好了送過來的。莊小郎毛遂自薦,自己要去任先生。但他要讀書科舉,每旬隻去兩天。
兩個落地秀才聽說解元郎要來教書,忙不迭地先掏出自己做的文章來,讓莊小郎給看看。
四皇子不能出宮,沒法來看一看學堂,一邊幫著出主意,一邊親手寫了個匾額,就叫慈恩堂,慶哥兒讓人裱裝了,掛在學堂門口,一路好不招搖。四皇子還時常讓身邊內侍出來看看,可有人搗蛋。
頭一批,隻招了十幾個小孩子。慶哥兒親自麵試,狗屁不通的一個不要。大夥兒後來聽說這慈恩堂是皇子殿下辦的,還聽說這裏管飯食、又可以認字,呼啦啦都把孩子往這裏送,連一些小吏衙役也把孩子往這裏塞。到最後,慶哥兒隻得提高標準,會認字的才收。且家裏有差事的,一概不要。
忙活了個把月,這事兒漸漸傳到了了景平帝耳朵眼裏,景平帝笑了,隻說了一個字,善。
倒是上書房裏幾位老先生聽到後紛紛點點頭,直誇四殿下仁慈。朝廷裏的大人們,很多都是普通人家出生,少年時期讀書時家裏供養艱難,如今四殿下和趙公子辦了這個慈恩堂,京畿一帶多少普通人家有天賦的孩子,再不用擔心被埋沒了。
龐家和平家聽了,不好跟風辦學堂,一個舍米舍粥,一個修橋鋪路,但既然是跟風,做的再好,也比不上頭一家名聲好。
賢妃如今和龐皇後徹底掰扯開來,再也沒有了當日在齊王府時的妻妾和睦。平貴妃一邊高興,一邊擔憂。皇後和賢妃鬧掰了,她在後宮的壓力瞬間小了很多。這麼多年了,這二人一個占著正妻名分,一個牙尖嘴利,一起聯手,無人可逆其鋒芒。
這下子可好了,皇後娘娘少了這樣好的幫手,不光少了個幫手,昔日的小卒子,如今居然越做越大了,哎呀呀,平貴妃想起皇後被自己的狗拋棄了,她就暗搓搓地高興。
高興過了,她又擔憂。皇後本就是嫡妻,有兩個嫡子,穩穩壓了她一頭,如今又來個賢妃,娘家勢力不必她差,比她還多兩個女兒。可恨,當初應該對三公主好一些,不至於讓周德妃撿了便宜。
但不管平貴妃是高興還是擔憂,最近她發現朝廷裏有一些人跟瘋了似的,咬住她娘家不放。平貴妃家裏幾代的爵位傳下來,浪蕩子孫多的很,什麼搶占民女、奪人家財的事情沒少幹,甚至還有草菅人命的事情。
平家接連幾個月,被揪出了好幾起案子,有個堂叔甚至被流放了。那些禦史跟打了雞血一樣,參起皇親國戚分外來勁。
京城裏紛紛擾擾的,李姝在泉州的日子異常清靜。
新買的四進院子很大,光正房的院子占地就有好幾畝大,院子裏有假山,還有從外麵引進來的活水。
旁邊仍舊有個小花園子,雖然是冬天了,仍舊有許多花兒在開著。趙世簡花大價錢,從外地買了各色花朵,讓積年的老花匠照看,保證園子裏天天都有花開放。花園子正中間有個小閣樓,閣樓旁邊有個暖房,冬日裏可以養活許多名貴的花兒。李姝時常坐在閣樓的二層,躺在躺椅上,把整個園子盡收眼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