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段(3 / 3)

林西子麵對從小很少在一起因而不太熟的姨媽,有些無話可說,隻有客套地感謝了幾句。

姨媽一邊撅著屁股忙活家務一邊熱心地搖頭:“這有什麼,來幫幫你爸媽是應該的嘛。國慶節你們在他家辦事兒的時候肯定也是這樣的,老人都願意來替你們操勞這一次。”

林西子張口結舌。她從姨媽這句無心之語當中已經聽了出來,對於公婆家沒有給他們辦婚禮,其實父母是很介意的。因為麵子上拉不下來,他們就對親戚朋友說,女兒的公婆家那邊已經早早辦過了。

婚禮前日,公婆也來了,行禮當天,父母都換上了紅色係新衣,喜洋洋鄭重其事。媽媽還特意提前幾日去做了頭發,爸爸也剛剛染了一頭黑亮,遮住出賣年齡的銀絲。

和父母的喜慶祥和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公婆的一身灰綠,不像是出席自己兒子的婚禮,倒像是隨隨便便到誰家去做客。

但喜事終歸是喜事,再加上過年,在家的這幾天總是歡騰熱鬧的。

等熱鬧過了,小兩口再回到北京,林西子就常常能在電話裏聽見媽媽關於兒女婚事的閑話。

這一年林西子這一撥的孩子正好進入二十六七歲的階段,尤其是女孩子,趕上了第一個結婚高峰期。父母的同事朋友中,好些人的女兒都是這年辦的事兒,媽媽的電話裏就常常有這樣有意無意的八卦——

“我們圖書館王館長的女兒,你還記得嗎?你們同過幼兒園的,後來她們家搬到師大分部,她上的二附小二附中,不是你們一附小一附中,可能你不太記得了。反正她這個月結婚,上個月先在公婆家辦的事兒,她老公是東北的,哎喲人家那個熱情喲!別看是農村小夥子,可舍得下本錢了,主持人請的是當地電視台的名嘴,做足了麵子!”

“你爸有個大表姐,你都沒見過,她女兒嫁到我們市來了,上周六請我們去吃酒,她老公家真不錯,八台一模一樣的奧迪排成車隊來接的,別提多氣派了!”

……

總結下來,林西子總覺得已經聽了許多八卦,可仔細回想,好像也就是這兩條,隻是媽媽翻來覆去地提起而已。

媽媽、應該還有爸爸,一定是心理太不平衡了。在他們老家,人們講究一家有女百家求,父母有時候會很儀式化地對女兒的婚事設置一些障礙,表示我家女兒這麼好,要娶到可不容易。

但她林西子,樣樣不比別家女孩子差,卻隻憑陶睿知一個電話就被娶走了,公婆又是一副你愛來不來的架勢。

父母咽不下這口氣,林西子隻好終身負疚。盡管同父母之間好像總有一道解不開的心結,但總還是這件事情,讓她最覺得對不起雙親。

可她又能怎麼辦呢?

在正式行過婚禮之後,婆婆每次給陶睿知來電話的時候也常常會叫林西子來聽,不過跟她說的話,大多與她本人無關。

開始的一段時間裏,婆婆說話的內容主要集中在陶睿知愛吃什麼,你要怎樣給他做這件事情上,讓林西子感覺她其實就是把這個不想要的兒媳當成了兒子的保姆,而且還不是她老人家自己親自請的保姆,所以多少不很放心。

另一層讓林西子覺得不舒服的感覺在於,婆婆總是這麼說,就容易給人一種感覺,覺得她似乎是擔心陶睿知疼老婆太過,以至於會被林西子欺負,說不定林西子憑著每天掌管家中菜籃子之便,隻照顧自己的口味喜惡呢。

就像她上次回公婆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