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段(1 / 3)

手在縣衙再次殺人的事,待燕如海十分冷淡,燕如海幾次想要將話題轉到案子上,請他想想會不會是有人奔著叫他丁憂而行凶,譚素都不耐煩地打斷了。

到最後,譚素甚至很不客氣地下逐客令道:“燕通判隻需督促縣衙官吏好生搜集證據,做好搜捕防衛工作即可,勿要再發生命案了,其它的等張山張欽差來了再說。”

顯然他更加信任刑部的老部下張山。

燕如海無奈而回。

自己若這時候甩手走人,到好像是在和譚素鬧意見,勢必要得罪此公,得不償失,隻好硬著頭皮留下來繼續查案。

好在沒用他鬱悶太久,未過幾日,泉關府傳來消息,朝廷派來查案的兩名欽差到了。

旁的不說,魏國公對他有知遇之恩,舉朝皆知他是崔小公爺的人,小公爺到了泉關,他肯定要趕回去迎接的。

燕如海鬆了口氣,準備去和譚素說上一聲,譚素若著急見張山,那便跟他同去,若是大佬自恃身份,想等著張山來見,那自己也算打過招呼了,好歹不會被人在心裏記上一筆。

欽差隊伍浩浩蕩蕩來到了泉關府。

小公爺崔繹作為這趟差事的正使,權力最大的人,乘坐馬車始終行駛在隊伍中央,前後都有旗羅傘蓋,除了欽差儀仗,提刑按察司和刑部當差辦案的,隊伍當中還有魏國公府的侍衛高手。

副使張山年近四十,模樣清俊,身姿挺拔如鬆,他在上司勳貴和犯人麵前完全是兩副麵孔,有人罵他酷吏,更多的人讚他踏實可靠,能力出眾,乃大楚棟梁之材。

一路上他騎著馬,緊隨在小公爺的車駕旁,有時左後,有時右後,態度恭謹,身手竟然頗為矯健。

同行這麼多天,崔繹對自己這位副手並無惡感。

他目光落在張山身上的時間不多,更多的是在凝神苦思,手裏把玩著那已經碎掉的白玉琥。

此次來彰州,他除了幾個侍衛,就隻帶了陳管事和貼身小廝崔平,府裏那些溫柔小意的丫鬟們一個都沒帶。他也不知道等到了泉關府該做什麼,冥冥中卻有種感覺,告訴他必須要走這一趟。

大半年之前那次“鬼上身”,令崔繹直到現在還印象深刻,按說他應該感到恐懼,聖人雲,敬鬼神而遠之,但他沒有,隨著時間的推移,他越來越覺著悵然若失,好像不見了特別重要的東西,令他無心再考慮其它。

若能撥開迷霧,解開這道謎題,也許未來就變得完全不一樣了。

“國公爺,泉關府的官員來迎接您和張大人了,為首的是知府伍豐德和同知羊成禮。”陳管事的聲音隔著車簾響起,將他驚醒。

崔繹皺了皺眉:“燕如海不是已經上任了麼,怎麼沒來?”

“伍知府適才說,燕通判之前去了梁家鎮查案,正往回趕。譚素大人已經在梁家鎮了,怕是耽誤了燕通判的行程。”

崔繹沒有再說什麼,車駕外頭伍豐德、羊成禮已經和張山湊到一處,三人寒暄著往他這邊來了,崔繹將白玉琥的碎塊收起來,臉上堆起假笑,挑車簾下了車。

於泉大街上鑼鼓喧天,鞭炮齊鳴,歡迎欽差進城,通判府裏燕韶南坐立不安,問探聽消息回來的祝大林:“我爹何時動身的,欽差都來了,他怎麼還沒到?”

祝大林搔了搔腦袋,不解地道:“那邊縣衙說大人昨天一大早就出發了,就算傍晚住店,今天起得晚,這會兒也該到了吧。他們還說,有位姓譚的老大人也跟著一起來於泉要麵見欽差,會不會是他有什麼事情半路上耽誤了?放心吧小姐,大人身邊有顧佐和黎白,他們倆都是難得的高手,又是老江湖,不會有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