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段(1 / 3)

主。

他硬撐著來向燕韶南詢問究竟,順便討個主意,可燕韶南心事重重的,完全不在狀態,蔣雙崖隻得強忍煎熬,先去國公爺床邊守著。

燕韶南這會兒已經確認羽中君真的消失了,她緊抱了琴,手指輕輕摩挲著斷過的那根弦,低聲呢喃:“你去了哪裏,我再不跟你鬧別扭賭氣了,都是我的錯,你回來吧,好不好?”

這時候,離她不遠的一張床榻上,魏國公崔繹睜開了眼睛。

雖然昏迷了不短的時間,但他很快就明白了自己的處境,身體各處傳來的劇痛帶給他的是由衷的喜悅,他記起來了,當刺客得手的霎那,他迸發出了巨大的力量,終於得以衝破琴弦的禁錮,掙脫黑暗,拿回了自己的身體。

否則若隻憑年輕時自己的反應,就算有燕韶南的琴聲相助,也躲不開被刺死的結局。

前生他也遭遇過致命刺殺,多虧貼身丫鬟小蓮為自己擋了一刀,但那是在梁王被處死之後,他一直以為是朝廷洞悉了他謀反的意圖,但現在看來,事情顯然不是那麼簡單。

他躺在那裏心潮起伏,守在床邊的人驚喜地叫起來:“國公爺醒了,快叫大夫都進來!”

第128章 裝相

魏國公崔繹被匕首刺中要害,去鬼門關走了一遭,大難不死,竟然挺住了。

給他看病的軍醫和從於泉匆匆趕來的老大夫都說,全賴國公爺年輕底子好,求生的意誌也強,這才僥天之幸。

總而言之,實在是阿彌陀佛,應該給崔家供奉的菩薩重塑金身。

剿匪平亂還在繼續,不過已經不是現在的當務之急了,得知魏國公遇刺,副使張山急急忙忙趕到水牛坳,接手指揮,但在魏國公脫離危險,醒過來之後,他吩咐叫把這個活兒暫時交給泉關府通判燕如海負責,張山則全力追查刺客的身份來曆。

其實是崔繹知道張山和自己不是一路人,不想再養虎為患,叫對方借機撈功勞。

若他現在好好的,不受傷勢拖累,肯定在想怎麼設個陷阱,神不知鬼不覺地除掉對方。

無妨,徐徐圖之吧,隻要自己的身體不再出岔子,別說區區一個張山,滿朝文武都來與他為敵亦不足懼。

張山絲毫沒有查覺魏國公對他態度有變,在他看來,審案追凶才是他擅長的,魏國公這道命令算是知人善任,就是便宜燕如海這個小小的六品官了。

抓殺反賊平定叛亂這等好事不是誰都能趕上,自古以來這可都是登天的青雲梯,燕如海的好運氣在於排在他前麵的知府遇刺,同知通匪,加上他本就是崔繹的人,又是才剛到任,責任不需負,三成功勞到最後都會變成十成。

不信就拭目以待好了。

有崔繹在,論功行賞根本不需等,很快燕如海的新職司就下來了,平亂有功,升任泉關府同知,因泉關知府伍豐德傷重不能理事,暫代其主持一府事務。

崔繹是欽差,代天巡狩,所下命令等同於聖旨,隻需寫了信往吏部報備一聲,小小一個同知,無人會在這時候駁他的麵子,到是聽說他遇刺,各處的問候、禮單雪片一樣飛來。

燕韶南很是憂慮。

父親又升官了,現在他那一科考中作官的人裏麵,燕如海已經成了異數,同年們還都在七品上下打轉,隻有他一升再升,轉眼已是正五品。

燕如海也有自知之明,一聽到風聲就去求見崔繹,自述升遷太快能力並不相符,缺少曆練,難當大任,唯恐誤了朝廷大事,請國公爺三思雲雲。

但崔繹不以為意,躺在病榻上,傷處裹著厚厚的棉布,古怪地笑了一聲,聲音很低地反問:“吃閑飯的官兒多了,你能耽誤什麼事?這才哪到哪,你且回去等著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