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3段(1 / 3)

一幫侍衛收獲頗豐,不大會兒工夫就抓到幾隻水鳥,掏了鳥蛋,另外還獵到了兩隻野兔、一隻野豬。

眾人圍在水邊,喧鬧著宰殺剝皮,野豬做出來其實並不怎麼好吃,他們自覺把鮮嫩的兔肉和鳥蛋都留給了燕韶南,由專人負責烹製。

等鐵鍋裏咕嘟咕嘟燒開了水,處理幹淨的野味下了鍋,燕韶南也覺出饑腸轆轆來。

自從宮裏驚變,康寧侯請下聖旨以來,感覺一直在東奔西走,眼下雖然還未安定下來,但卻是路途上忙裏偷閑,難得的靜謐時光。

不知道這時候還在西明州的崔繹是不是已經離開了駐紮地,見到文青楓了沒有?

燕韶南遠望開闊的河麵,滔滔的河水,不覺出神。

胡楊的葉子隨風飄下,落在她的肩頭,如一隻呼扇著翅膀的黃色蝴蝶。

燕韶南有感而發,將琴橫在膝頭,泛音起手,隨興彈的乃是古曲《山中思故人》。

據說這首曲子的琴意是:“我有好懷,無所控訴,思我美人,天各一方”。

身處寂靜山穀之中,想念遠方的友人,有些相思難以述之以口,卻可借助於七弦抒發倩懷。往常彈奏此曲,燕韶南總是委婉有餘,纏綿不足,今日卻好像習武之人突然打通了任督二脈,如醍醐灌頂般酣暢淋漓。

等她一曲彈罷,停弦良久,一群侍衛才突然回神,去繼續燒火做飯,場麵靜悄悄的,半天沒人說話。

徐贏擦了擦眼睛,捧場道:“大小姐這琴彈的,叫人心都軟成蜜糖化成水了,聽完之後悵然若失,總想找個什麼念想,唉,恕屬下口笨語拙,形容不出來,但平心而論,您這琴藝,比那位胡冰泉胡先生的意境何止高出一籌啊。”

燕韶南白了他一眼:“胡扯。若叫胡師兄聽到你這般不負責任的拍馬屁,說不定會氣到叫鳥兒在你頭上拉屎。”

徐贏訕笑:“嘿嘿,公道自在人心嘛。”

燕韶南心中餘韻猶在,懶得跟他一般見識,將手肘拄在琴身上,托著腮望向遠處河麵。

傳說這首琴曲乃是東漢蔡邕所作,就是那位大才女蔡文姬的父親。

想到蔡邕,加上身臨此境,令得燕韶南不禁聯想到了陸放翁閑遊時隨興寫下的一首詩。

她曼聲吟道:“寒日欲沉蒼霧合,人間隨處有桃源。借得漁船溯小溪,係船浦口卻扶藜……”

一首《小舟遊近村舍舟步歸》吟罷,恰逢出去探路的斥候隊長引著一位陌生的中年人走近,那中年人離遠聽了個結尾,不由鼓掌讚道:“好一個‘死後是非誰管得,滿村聽說蔡中郎’。這世間多是些隻會人雲亦雲的愚民,如我等,但求俯仰無愧於天地,莫管生前身後名。”

燕韶南不過是興之所至吟了一首詩,哪想到會引得來人大發議論,但她也聽出來了,這來人口氣不小,絕非侍衛們在附近隨便找來的向導,連忙站起來,禮貌地見禮。

他們一行人不多,一早就做了偽裝,換上密州百姓常見的打扮,扮作幫派的過江龍,遇上眼利的,會當他們是哪個戰場下來的逃兵,除非是梁王那幫手下泄露了消息,否則很難聯想到他們是崔氏族人。

斥候隊長按照事先約好的向燕韶南和崔少康稟報:“康大哥,大小姐,這位是常先生,說是從紅水河畔的密州軍裏來,弟兄們剛好在路上遇見。”

那常先生回禮:“在下常三穀,蒙總兵齊洪齊將軍招攬,投身軍伍,在他帳前聽用,助他抗擊胡人。”

“失敬,常先生原本是……”崔少康拱手問道。他整日耳濡目染,扮起江湖中人似模似樣。

常三穀笑了:“常某是相神教的二當家。諸位看起來不像尋常百姓,可聽說過相神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