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2段(2 / 3)

沒準趙佶之死將會被編入宋史幾大案之中。

高銘撇嘴,“反正我覺得是。對了,我在路上聽說崔念奴已經從良了。不知道李師師會怎麼樣。”

這倆人,有錢有名,作為皇帝的女人,爭著要娶她們的人一大票。

說起趙佶去世的影響,崔念奴和李師師是其中的兩個,對百姓的影響也不少,花榮道:“他駕崩了,不用運送花石綱了,江南百姓肯定都鬆了一口氣。”

“對啊,即是說江南應奉局要被撤掉了,那麼燕青就能回東京了?也好,也好。”高銘道:“他也是百伶百俐,以後在皇城司任職,對國家和他都是不錯的安排。”

花榮刮了高銘的鼻子一下,“那你呢?”

高銘得意的清了清嗓子,“咳咳,不瞞你說,我可能要做宰相了。”

花榮一點不意外,笑道:“那咱們先好好慶祝一下罷。”

——

第二天,高銘滿臉疲憊的去見趙楷。

其實,他剛一到東京就來找趙楷複過命,當時趙楷見他神情疲憊,就叫他先回去休息,等過兩天再來請示不遲。

沒想到的是,高銘休息了兩天,還一副沒睡醒的樣子。

趙楷還是很擔心高銘的身體的,“你身體不要緊吧?要不你再歇歇?”

“謝官家,真不必了。”就是你讓我歇,花榮也不會讓我歇的,還是工作吧。

趙楷見高銘態度認真,便也沒堅持叫他再休息,和他正式聊起了此次出使的情況。

趙楷雖然之前就聽高銘簡短的陳述過出使的結果,也知道遼國皇子自我了斷了。

但今日提起,仍忍不住歎氣,“可惜了。遼國皇長子自盡,耶律大石西走,遼國內部必然更加分裂,不知道他們能跟金國耗多久。”

高銘道:“不過,聽說遼國嫁了正式的公主給金國,雙方短時間也不至於撕破臉。”

趙楷頷首:“宋江的在那邊的活動,要全力支持,不可短了他的銀兩。

正麵戰場不知什麼時候就會潰敗,敵後工作要發揮作用了。高銘重重點頭:“我明白。”

趙楷便說了起了另一件重要的事,“朕打算過段日子,賜‘趙’姓給西夏太子,叫他改名做趙仁愛,回去做皇帝。但是朝中亦有人反對,覺得將他囚在汴梁,派大宋官吏接管興慶府。朕想聽聽你是怎麼看的。”

“臣覺得,官家你的看法是對的。叫趙仁愛回去做皇帝,有利於穩定當地局勢,免得黨項人的部落群龍無首,兵亂四起,先把他們穩住不要造反,再跟幽州城一樣,往當地移居漢民,接管養馬跟鹽池兩個最重要的西夏支柱,把這兩項牢牢握住,就能鞏固大宋在當地的統治。”

趙仁愛好歹是根紅苗正的黨項太子,至少他還活著,在做“皇帝”,其他的黨項貴族殘部就沒臉打出自立為帝的旗號。

趙仁愛雖然才十一歲,但不出意外,他注定是不會有後代的。

趙楷心道,就知道朕的決策是對的,“你還有哪些想說的沒有?”

高銘清了清嗓子,“臣以為,趙仁愛才十一歲,又失去了父母,實在可憐。所以咱們大宋應該給與他無微不至的關懷,叫他重拾快樂的日子。像蹴鞠、戲劇、飛鷹遛狗、美女歌舞啊,都給他安排上。至於讀書授課,對一個孩子來說太苦了,都停了吧。”

說句難聽的,對他實行“快樂教育”。

也是為了趙仁愛自己好,他如果又聰明又有野心,大宋也不會留他的性命,他自己無力改變現狀,也會很痛苦。

這樣對大宋和他自己都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