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6、好苗子(6)(1 / 2)

正所謂傳道授業解惑,雖然三者本該同為一體,但其實在宗門之中,傳道這個責任都是由正副兩位教授給分攤了。剩下的授業和解惑盡管身為教首也要負責,但麵對那麼多的弟子,又如何可能忙的過來?

要知道授之以業,自然是要發揮其天賦、培養其專長,讓其有所側重。可每個弟子的天賦不同,側重自有不同,單純教導寥寥數人已經有點費時費心,又何談幾十甚至過百人?

更何況這後麵還有解惑一樣,那就是更費心費神的事情了。每個弟子在修行的過程中遇到的問題都是不同的,可能是修行不暢,可能是道心不穩,可能是走火入魔……等等諸般,不一而足。

這些東西怎麼看都不是單純靠兩個教首就能應付的了的,要知道這種可和個人實力沒太大關係,畢竟又不是動手動武那麼簡單粗暴的事情。

而且真正說起來,宗門各峰設立正副教首的初衷,從來也不是讓他們徹底教導弟子的,從最初開始就是為了分擔其他為師者的重擔的!

要知道各個為師者都要教導徒弟,本來授業解惑就夠麻煩了,如果再連傳道一途也要攜帶其中,那就是更加的勞心勞神。反正同階段的弟子們所需掌握的修行方麵的粗淺尋常知識都是一樣的,所以才有了教首這種職位。為的就是教導他們在當前階段的一些可以一概而論的知識和經驗。

至於真正的東西,說白了都是由各自的師傅來傳授的!

像是這些記名弟子晉升成為外門弟子並且拜入各峰之後,往常自然是要受副教首的教導的,但每日裏的課餘時間,卻還是要另外有師傅帶著才好。

雖然不一定是每個弟子都會有師傅,但真正的好苗子可都是有師長指點的。隻有名師指點,才能讓自己的修行進境更快更穩固。

當然不僅僅是弟子需要師傅,同樣師傅也需要弟子的。

要知道在這個世界上人脈永遠都是一張網,特別是宗門之地,更是如此。這弟子多了,萬一將來有一個或者幾個出色的,不同樣也是人脈關係?

特別是等他們再過幾十年,萬一實力不能突破,隻能任自己垂垂老矣之後。要不就是閑雲野鶴一般,要不就是在宗門內做個長老閑職。這個時候萬一有所需求,若是沒個人脈關係,又該如何是好?

就算他們自己沒什麼需求,可宗門內又不禁婚嫁之事,早晚要有伴侶乃至子嗣。到時候子嗣若有所需,或者修行之路上缺些資源什麼的,又該如何是好?

到那個時候如果真的是孤家寡人,那可就是茫顧四野都無人可求了!

相反若是桃李滿天下,那就是另外一回事了。雖然不敢說所有弟子都是尊師重道、顧念舊情的主兒,但隻要不是喪盡天良大奸大惡之徒,哪怕到時候礙於情麵,也不會不管不顧的!

當然了,弟子的好壞都是身為師長者自己選出來的,萬一真的到時候弟子都不顧念舊情,那也隻有打碎了牙往肚子裏咽了。

所以一貫以來身為師長者挑選弟子都是先看心性品性,天資潛力才是其次。特別是越是看重越是想要收入門下細心栽培的弟子,越是要在心性品行方麵百般謹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