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紗住在她這兒後,的確多了與樂紓見麵的機會,卻也不可避免的讓她察覺到樂紓對她根本沒有男女之情。

大侄女當時很瀟灑地對樂輕悠說沒關係,她也沒有多喜歡紓二哥,樂輕悠勸慰了她幾句,因自己沒有經曆過喜歡的人不喜歡自己這種事,樂輕悠完全沒想到大侄女隻是表麵不在乎,卻偷偷躲在屋裏哭了半晚上。

後來發現紗紗並沒有她說的那樣不在乎,樂輕悠便經常帶她出去散心,期間她也認識了不少好友。

一年後,樂紗與蔣宜深的長子定親,但很不巧的是,蔣宜深這個長子也是個庶子,葉裁裳氣得連樂輕悠都怨上了,好長一段時間都不再與她來往。

樂輕悠倒不在意,她見過蔣大哥的長子蔣夔,那是個完美繼承了蔣宜深優點的孩子,容貌、性格都是俊雅非常,即便是庶子,卻也是京中這一輩少年中最優秀的那幾個。

在樂輕悠看來,蔣夔比那個跟表妹纏綿不清的陳世子不知要好多少,更重要的是,蔣夔這孩子在看樂紗時,眼中有柔情。

他們是相互喜歡的,家世也相差不大,二嫂隻因為庶子的身份,就完全否定他,對他和紗紗都不公平。

蔣夔是庶長子,從小在他祖母身邊長大,蔣宜深對這個兒子也足夠重視,因此他根本沒有在身份上受過多少嫡母的磋磨,更是十七歲時就高中湖州府鄉試的解元,如今二十一歲的他,已經是翰林院一位年輕官員了。

蔣家祖孫三代都在朝做官,在京城數得上的高門,盼著嫁蔣夔的女孩兒不知凡幾,但蔣宜深是完全由孩子們自己做主自己婚事的,一直也沒有喜歡女孩的蔣夔這才與樂紗能有這段緣分。

樂峻跟葉裁裳分析了蔣夔和紗紗的婚姻以後定然會不錯,葉裁裳表麵沒說什麼,心裏卻一直別扭著,她生的嫡女嫁給一個庶子,會能有什麼好生活?日後參加宴會時恐怕都要低吳姨娘那個女兒一等。

吳姨娘那個女兒,可是個非高枝兒不站的。

葉裁裳一想到以後一個姨娘的女兒嫁得都會比她的女兒好,心裏就十分氣不過,不過到女兒出嫁那一天,她一腔的心思卻都成了希望女兒一生能順心如意。

人都說侄女肖姑,她衷心的希望,她女兒的婚姻也能和樂輕悠的那樣一般美滿幸福。

雖然早年覺得樂輕悠堅持不給方宴納妾是愚蠢的行為,但到自己女兒時,葉裁裳真的很希望蔣家的那孩子能對她女兒一心一意的。

三年後,樂綵及笄定親,果然定下的是身份高貴的宗室子弟,這時的葉裁裳卻沒再有什麼氣不過的心思了,她女兒都是一個孩子的娘了,性子卻還如未出嫁時一般,可見蔣夔對她極好,這就夠了。

蔣夔是個懂事的,有樂家和蔣家的扶持,以後他必然又是一個朝廷要員,自家女兒不論在家還是在外都受不了委屈。

更重要的是,葉裁裳是親眼見過在她女兒和陳世子退親後又嫁給他的那貴女過得是怎樣一團糟的生活,她現在想想以前,真是萬分慶幸。

而樂綵定的那宗室子,雖是個郡王,但素來風流成性,還沒成婚呢,有名分的側室通房已經有了三四個,聽說還跟素雪千重一個歌女關係非常。

現在管著素雪千重的是樂紹,昱郡王和一個歌女黏黏糊糊的事,還是樂綵定親之前,他特地過來跟二叔、二嬸說的。

樂峻把這話跟吳姨娘說了,吳姨娘也勸了女兒好些日子,但樂綵就是認準了昱郡王,不讓她嫁就悶悶不樂,不愛說話也不愛吃飯的。

樂峻還能怎麼樣,直接擺手準了,並說以後過得不如意,不要回來跟他訴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