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眼下東方戰火將起,她不可能再把大量人力物力消耗在收服聖城這種事情上麵,肯定要開始扣減阿弗裏那邊的軍費和其他資源。但是這種事情一時之間又不能說清楚,無憑無據的,阿弗裏怎麼相信伊爾汗人會變成未來的強敵。當然陸楠也可以等到證據收集齊全了再把阿弗裏招回來好好解釋清楚。不過考慮到現在惡劣的通信條件,隻是寫信,一來一去就是大半年。真的證據確鑿眼見為實的時候,再來收縮防線已經晚了。
總之目前陸楠的想法就是要加固防線,防止一切對內對外的戰爭,不管規模大小。同時動員全國上下開始屯兵屯糧,積攢實力來麵對不知何時會到來的大規模戰爭。庫曼那邊她也不打算去征服了,她要把庫曼變成帝國的擋箭牌,盡量讓伊爾汗人跟庫曼糾纏下去,直到耗盡伊爾汗人的實力。為此她將不惜一切,甚至會考慮在必要的時候對庫曼人進行金錢以及其他方麵的支援。
而另一條有可能變成伊爾汗人入侵線路的大小部落,陸楠也打算這麼對待。她已經停止了一切軍事活動,禁止任何人不僅允許擅自出兵攻打那些大小部落。她還在考慮要不要釋放一批曆年來因為交戰而被俘虜關押的部落酋長以及他們的親屬,以此來表達善意。
至於教廷,好歹在宣傳和鼓舞方麵他們還是挺有用的。雖然陸楠已經決定,假如有一天真的要麵對伊爾汗人的全麵入侵,她自己擁有的軍事力量和其他可靠聯盟的軍隊才是主力,而其他領主的軍隊最多起到牽製和分散的作用,實在是不敢相信他們的忠誠。但陸楠也沒自大到堅信單靠自己的力量就能戰勝伊爾汗人,能動員團結的依舊要盡量拉攏,至少做到不要在關鍵時刻投敵或者礙事。這樣一來的話,教廷的作用就很大了。老實說教皇的麵子可比陸楠這個皇帝好用。要不是因為種種事宜陸楠跟教廷的關係實在是談不上多好,她大可以讓教皇出麵,來個天主預兆什麼的,豈不是比她自己費勁吧啦的方便多了。
所以陸楠才強忍著滿心的厭惡,捏著鼻子跟教廷派來的人應酬,而不是像過去幾年裏那樣一言不合就強硬的趕人,還三番四次讓教皇下不了台。
“唉,早知道有這麼一回事,我當初就不該跟教會鬧得那麼僵……不,或者說我應該找準機會徹底把教會一次性打死,扶植一個聽命於我的教皇上台。本來洛雷托實在是個好人選,可惜他的出身和血統實在是沒有辦法服眾,而且那個人的本性我也不敢信任,他要是能當上教皇,肯定不會乖乖聽命於我,絕對會抓住機會攬權搞事,到時候誰控製誰還不一定呢。”
裝好了信,陸楠盯著牆壁上那張巨大的地圖,非常煩惱的想。
這些年她也不是沒想過插手教廷的權力,扶植一個自己人上位。可是教廷那邊的情況隻會比帝國更加複雜,涉及了多個國家以及家族的明爭暗鬥。由於帝國的實力最大,教廷再傻也明白不能讓親陸楠一派的人上位,所以別看他們整天鬥得歡,在對付陸楠這方麵倒是挺齊心協力。
加上教廷原本就獨立於各個國家政權之外,陸楠也不好明著伸手免得招來非議,教皇的推選又是他們內部的事情,想要完全操控,除非陸楠有著當年查理大帝的優勢和聲望,否則教廷還真的不用太理睬她。畢竟教廷也有自己的軍隊和大片領地,還可以號召所有信奉天主教的國家和領主前來支援,陸楠也不敢隨便跟教廷開戰。她跟教廷就是互相看不順眼,卻又無法把對付一棍子打死的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