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段(3 / 3)

--

十八歲那年,秋試頭名;第二年春試又是拔得頭籌;殿試上忝中三甲,雁塔題名,瓊林賜宴,當年池中鯉魚而今一躍,已登龍門。

真是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朝看遍長安花。

人富貴了,花花腸子便多,況且這方漸之不是什麼存天理滅人欲的主,在朝中盡展才智,一絲不苟,人人稱道;朝下是眠花宿柳,題花載酒,贏得滿城風流名聲。叫人豔羨。

他原先是入了翰林做事,為人機靈,又善交際。左右逢源,不出幾年,竟榮升幾級,二十七歲便除了禮部尚書,上任那日,正值七夕。

第二章 露水七夕

良宵佳夜,最是七夕。

十裏燈街,熒熒煌煌,燦若天河,綢樹繽紛,豔比虹霓,倒把那空中的牽牛織女黯淡了一半。

也不知此夜,月老廟中求幾道姻緣簽,算幾回相思卦,牽幾條紅線兒定那三生石上一遭。有情人自是鴛鴦會盟,顛倒鸞鳳,乞巧拜月,同心鎖結。而至於那沒情人的……

方漸之和著異邦同僚到了那煙花巷陌玩鬧了整夜。他今日上任,原是給他慶賀升官的酒宴,吃著吃著怎麼就變了味。都是歡場見慣的,那些官員很快就將歌姬舞伎左擁右抱,恨不得醉死在溫柔鄉。方漸之也吃了不少酒,卻愣是坐懷不亂。

“喲嗬,我說,方尚書,你素日裏最是風流不羈,風月場中第一人,怎麼今日倒做起柳下惠來了?敢是升了尚書,也要端樣子了?”

方漸之抿一口酒,笑道:“……你們哪裏知道,今日的好耍頭還在後麵呢。”

“好,好,您隨意。”那些官員也不理他,一個個左親親,右哄哄,擁著溫香軟玉滾進了紅紗帳去。

方漸之搖搖頭,往懷裏那姑娘手裏塞了錠白銀:“乖,非是你伺候不好,是我今日尚有要事在身。”便晃著扇子下了這小樓。

月掛高枝,風起梧桐。隻是這般景象,不該出現在這花街十裏。方漸之歎了口氣。這裏隻該笙歌徹耳,絲竹不絕,歌旖旎,舞窈窕。便是五更睡到人懷,也要囀著鶯喉才好。方不負他們這些風流子的好興致。

他沒走幾步,拐進了一個戲園子。台上正演的熱鬧呢,兩邊戲樓裏也坐滿了人。熟門熟路地便到了後台,班主見了他,忙滿臉堆笑道:

“方大人!哎喲,恭賀高升,今後我這班裏還仰仗您照顧呢!”

“好說好說,”方漸之笑著將班主扯到一邊:“杜班主,那瑤官的事……”

“哎喲,您來的巧,趁現在他回來的事旁人還不知道,我領您到他那兒去。我今日已同他說過了,您隻管放心,見了您這一表人才,一身氣派,還怕他今晚不樂意跟了您不成?”

說罷就領著方漸之到了戲院後邊街上。

這瑤官年方十七,生的如瓊樓玉樹,瑤台碧月。是那梨園旦譜上的第一人。多少人慕著他的名來看戲。這瑤官自視清高,脾氣又大,若要他陪酒作伴,那更得花費上百的銀子。

方漸之從前隻是看過他幾回戲,並不曾有過接觸。最近嚐過了幾個小倌兒,才覺得男子更比女子有一番滋味。於是這名動京師的瑤官自然不能放過。可巧瑤官死了父親,回老家奔喪去了兩個月。今日方才回來。旁人都還不知,方漸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