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帝的老婆發明了紡織技術,黃帝就把紡織技術讓天下人分享。如果是現代人,則喜滋滋的悄悄地去技術局登記注冊,申請專利,然後在技術轉讓費、技術分紅股份上討價還價,或者一次性賣斷專利權,或者自己開辦桑蠶養殖場、紡織廠、麵料廠、服裝廠等。等著大發其財了。
時空驢友裏有幾個女孩,看不慣遠古時代的人們不穿衣服,感覺很別扭。在未來生活過的人們很難相信當時社會生活的不方便,沒有紙張,用龜甲記事情,大便後也是問題,有的不擦,有的用手擦了之後在水裏清洗一下,有的用幹草或者稻草擦。
沒有金屬,農業生產效率很低,放火燒掉一片,隨便火焰愛燒到哪裏就燒到哪裏,然後把種子隨便一拋了事,不施肥,不施農藥,也有用木頭在地上點一下,有個小孔,把種子放下去的。等到了成熟季節,有收入就收一點,用手把麥穗脫落下來,當場吃掉一部分,在山洞裏藏一部分沒;沒有收入也無所謂,或者采集野生的,或者打獵,有的部落在缺少食物的時候把戰鬥結束後養殖的戰俘殺掉吃了,所以奴隸數量占總人口比例不是很高。吃的不是很發愁,人口少,地域遼闊,自然資源很豐富,當時衣服是問題,各種生活用品是問題。
比如生吃會導致寄生蟲病,那麼燒著吃吧,唯一的燒著吃的方法是燒烤,用竹木穿起來,生一堆火,燒烤吃多了也煩惱啊,會得腸癌的。所以那個時代的人人均壽命不是太長。唯一的醫療措施就是草藥。幸虧黃帝發明了黃帝內經的雛形,從精神層麵和藥物氣功,還有鍛煉飲食起居與住宿自然環境等方麵闡明了養生與健康的關係。
時空驢友既然來了,總的為遠古時代的人們辦點事實吧。
黃帝的皇後是嫘祖,發現了蠶絲可以做衣服,對人類社會貢獻極大。嫫母是次妃。還有女節、同魚氏也是妃子。其中螺母、女節、同魚氏出身貴族,是當時三個大部落首領的女兒,對於黃帝統一天下,成為所有部落的領袖是有幫助的。嫫母出身於貧民,但是對社會貢獻極大。螺祖和嫫母對於後來的社會生活和絲綢之路是有極大貢獻的。
有一個春天,一位少女在桑園養蠶時,黃帝發現一位女子穿著黃色的蠶繭穿起來的衣服,讓黃帝感到很不錯,黃帝考慮天下百姓的生活問題,這樣一來可以讓天下人都穿上衣服,使得人類不同於野生動物,冬天禦寒,夏季遮擋陽光和蚊子叮咬,可以減少天下百姓的非正常死亡率,提高生存質量,提高審美觀,保持人類與動物的界限。
黃帝問:“你身上穿的是什麼?”
女子答“蠶繭。”當時野生的桑樹很多,野生的蠶繭也很多。
黃帝:“你叫什麼名字?”
女子:“嫫母。”
黃帝回到家裏的山洞裏,把他的希望讓天下人都有衣服穿的想法告訴了螺祖。螺祖和嫫母的春水國的有些方言中等同於媽媽的含義。估計當時她倆不是叫這個名字,或者沒有名字,或者出身高貴的螺母有名字,出身貧賤的嫫母沒有名字。螺母勸說黃帝把嫫母給娶了。
黃帝把相貌普通的嫫母娶回山洞,在黃土坡挖了一個側室給她住。再召集了許多大臣和部落首領開會,讓他們派人來學習先進的桑樹栽培農業科技、先進的人工養殖桑蠶科技,先進的蠶繭抽絲技術和先進的紡織技術。
螺母解決了千古難題,發明了紡車和織布車,在實踐中解決了技術問題。這些專利技術,沒有收各個部落一個貨幣,當時也許沒有貨幣,也許用貝殼之類當貨幣,也許隻有實物交換。黃帝的所作所為得到了各個部落的交口稱讚。凝聚力變強了。黃帝和她的皇後、貴妃,為天下更趨向與穩定和非戰爭模式的統一,為後代的天下大同做出了示範,為無償的給社會做貢獻,做出了表率,也有了共產主義模式的原始模板。奇怪的是後來為什麼蘇杭成為栽培桑樹、養蠶、紡織、絲綢的中心,是後人崇拜祖先把沿海的絲綢技術移花接木到陝西,還從陝西傳到沿海的,無從知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