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五章 人類戰爭的起源(1 / 2)

有一天,時空驢友閑聊。江南好:“人類有共同的祖先,來自非洲,非洲的人類來自靈長類。所有的地球生命也有共同的祖先,是31億年前形成的單細胞生命。一種認為是外星生命天外飛客,夾帶在隕石中,帶來了生命,一種認為生命在適宜的條件下和足夠漫長的時間,可以自己出現,然後再逐漸進化出高智能生命。”

張鐵拳:“無論生命的出現是哪一種,有共同的祖先是一致的觀點。既然人有共同祖先,那麼能不能不進行戰爭而天下大同呢?自古以來,無數部落、種族、國家在戰火中自相殘殺,無數的部落、種族、國家在戰爭中消亡,都是人與人的戰爭,是同類相殘。”

阿凡提:“在自然界中,有一種很凶狠的鳥類叫做隼,它飛的很高,速度很快,向下俯衝可以達到每小時300公裏,相當於和諧號列車的速度。這種鳥類在自然進化過程中,表現出極端自私的個性,在雛鳥階段,開始爭奪兄弟姐妹的食物,體力大個子大的會把體型小力氣小的同窩的兄弟姐妹們用喙和爪子翅膀擊打至死。而大鳥,雛鳥的父母在旁邊看著,毫無憐憫之心。或許它們考慮的是在食物缺乏的情況下,這樣可以使得體格強壯的雛鳥得以活命,打鬥中可以使得活下來的雛鳥更有戰鬥力。這樣的子代遺傳更有生存能力,使得基因得以延續。”

李小龍:“自然界是弱肉強食的叢林,適者生存的法則。靈長類動物沒有像隼那樣慘無人道,同一群落是象征性打鬥,隻分勝負和等級,對群外和其它動物則齊心協力,共同禦敵。希特勒在《我的奮鬥》一書中強調了西方國家的戰爭觀和世界觀:世界是弱肉強食的叢林,在永恒的戰鬥中發展,在永恒的和平中消亡。這種觀點有時代的特點。但是人類是有意識的生命體,具有社會屬性。國家也不會永恒存在於世界,人類在地球上也不會永恒,包括地球上的一切生命,生命在地球上的出現隻是曇花一現,是有時間刻度的。所以永恒兩字是絕對化要求。”

江南好:“但是希特勒也說出了叢林法則的特點。而人類想要世界大同,自古以來基本靠打,但是也有少數例外,雖然一直以來從來沒有出現全球人類統一體。少數例外:黃帝對蚩尤以外的其它部落的統一,采用了神的統治和給予幫助而不納稅的統治方法。蝴蝶國在南北戰爭中打到一定程度後,覺得誰想贏都很困難,相互消耗過大,於是采用政治協商的方法,16個國家成為聯邦,成立聯邦政府,取名美利堅合眾國,成為統一體。蘇格蘭的國王沒有孩子,與英格蘭國王是親戚,就把合法繼承權給了英格蘭國王的孩子,這樣兩個國家就和平統一了(但是蘇格蘭後來舉行全民投票表決是否脫離英國)。”

翟青銅:“”明朝推翻元朝後,把唐朝版圖分裂後的宋地、遼國、遼、金、合並為明朝版圖,把其它被元朝武力統一的國家給予獨立,尊春水國為宗主國,明朝皇帝為天子,其它國家稱國王。而大理國沒有王室後人,就主動歸於明朝,也是和平統一。蚩尤戰敗後,西南苗族和東南的越國采用相同的策略(可能是蚩尤或者軍師戰敗後對東夷族吩咐過的),誰強大,來占領,就歸順,不需要戰爭來決定。包括戰國末期越國歸順秦國,越國歸順北宋。這些都是和平統一的例子。”

張鐵拳:“還有一種非正式的鬆散型的聯盟形式。聯盟形式古今中外很多。神農與皇帝聯盟對付蚩尤、春秋中原六國聯盟、三國的蜀國與吳國聯盟、宋金聯盟滅遼,宋元聯盟滅金,二戰中蝴蝶國組建的聯合國,北約、聯合國軍、盟軍、還有其它形式的聯合體,例如歐盟、非盟、獨聯體、上合、金磚五國等。”

李小龍:“或許未來的人類會想出非戰爭的方式,又能夠統一全球的方式。但是天下合久必分、分久必合。即使天下大同,在一定的條件下也會分裂的。蝴蝶國很久以前有個總統的觀點是全球範圍的聯邦來統一全球。現實中,富裕的國家百姓不願意與貧窮的國家在平等基礎上合並的,如果強大的國家,會侵略弱小國家,把弱小國家的資源作為自己國家的原料基地和市場,使得強大者更強大,弱小者更弱小,發達者更發達,落後者更落後,出現馬太效應。而弱小國家的國王和貴族、資本家也寧可保全小國,自由自在,即使成為附屬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