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清自先輩傳下來的規矩,“南不封王,北不斷親”。
這後半句,指的便是大清與蒙古緊密的姻親關係。
從她幼年被抱養進壽康宮那日起,她與蒙古科爾沁,便已撕捋不開了。
撫蒙,更是一早便注定的事。
隻有陳太妃那種腦子不清楚的,才會作天作地的瞎鬧騰。以為仗著個長輩名頭,便能動搖滿蒙聯姻的大事。
她敢斷言,今日就算沒有班第台吉,也還有其他的科爾沁台吉、貝勒等著她。
嫁誰不是嫁。
明知無力回天,她又何必哭鬧著去討皇帝的嫌。
況且,這班第台吉身患隱疾,連試婚格格這關都過不了,想必日後也不會自取其辱來與她同床共枕。
她可聽教引嬤嬤說過,夫妻敦倫一事,疼!
能免了,挺好。
至於其他,她既頂著皇帝長女的名頭前去撫蒙,自有皇帝這個阿瑪為她操心。
皇帝最愛麵子,絕不會讓人覺得他苛待養女。☉思☉兔☉網☉文☉檔☉共☉享☉與☉在☉線☉閱☉讀☉
第2章
如容溫所料,滿蒙聯姻不容差池。
春雨涮淨昨夜齷蹉。
第二日,晴光大好,婚儀照舊。
容溫頂著滿頭珠翠,被福晉命婦們擁進壽康宮正殿。伴著高亢端肅的祝禱詞,給端坐上頭的太後、皇帝、後妃等行禮拜別。
禮成。
麵容敦厚的太後把容溫招到近前話別,神色間除了不舍,隱隱還摻著絲羨慕。她自十三歲入宮為後,如今一晃三十多年過去了,竟再也沒見過草原的落日與篝火。
莫怪人說,當時隻道是尋常。
太後本不善言辭,如今又心緒紛雜。一張口,話裏滿語蒙語夾雜,字不成字,句不成句。
“你去……草原,我……”
容溫跟在太後身邊十七年,見慣了她萬事不過心的活菩薩做派,自覺學得她幾分真傳。連被賜婚班第台吉這樣的苦差事,都沒困擾幾日,便自個兒想開了。
如今見冷不丁見‘師傅’失態啜泣,容溫那些隨性無謂的心思淡下,硬生生被勾出滿腔酸澀悵然。
不過她向來不愛哭,彎眸安撫,嗓音明快,“皇瑪嬤別難過,容溫是代您回去看科爾沁草原呢。”
太後盯著她冠上晃蕩的紅瑪瑙流蘇穗子
,那淚珠子越發像決了堤的洪水,任誰哄都沒用。
直到吉時將至,才堪堪收了聲。
皇帝終得了機會,示意容溫近前說話。
容溫曾見過宗室格格們遠嫁撫蒙時的場景,身為阿瑪的王爺貝勒們會端方有度的告誡出嫁女——汝此去是為維係滿蒙和睦,今後行事,必當以國為重,卿次之。
容溫以為,皇帝要說的話,與那些王爺貝勒差不離。
然而,並非如此。
隻見向來威嚴沉靜的皇帝,難得緩了麵色,言語裏帶著閑話家常的鬆散,“容溫且記住,你是大清的公主,更是朕的女兒!”
容溫的眼眶,霎時紅了。
大約八/九年前,皇帝得知她在恭親王府後宅,險些命喪生母之手後。及時派人把她接回宮中,甫一見麵,皇帝對她說的也是這句話。
仔細想想,前麵那些年頭,皇帝待她,確實視如己出。
隻是後來,宮中子嗣豐茂。用不著她這個抱養來招福擋災的孩子了,一切便淡了。
容溫眨眨眼,福身,“多謝皇阿瑪,您也要多保重。”
“不必多禮。”皇帝道,“額駙早年間救朕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