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十七回 勇神雕衝陣傷敵3(1 / 2)

聽父親叫她攻石明珠的下盤,韓麗花心說:“對呀,我隻用劍攻她雙腳,她能不移動腳步嗎?”想到這裏,身形一矮,向著石明珠的小腿斜斜一劍削去。隻見石明珠右腳立地,左腳虛提,韓麗花的劍離石明珠的小腿還有半尺,石明珠的左腳腳尖已到了韓麗的脈門。如果韓麗花繼續進招,等於是用脈門撞石明珠的腳尖。韓麗花連忙收招,然後繼續發招。接連數十招,不管從什麼方向,都是如此,石明珠的腳尖等候著她的手腕,逼得她招未放盡便得收招。而石明珠單腳立地,仿佛藤花亂搖,姿態曼妙,甚至饒有餘裕。韓麗花的父親對韓麗花說道:“麗兒,不必打了,你贏不了她!”又對石明珠拱手說道:“請師父移玉舍下,在下烹茶就教。”說完,向著大門伸手一讓。石明珠說道:“正要相擾,前麵帶路。”

進了內堂,韓麗花的父親請石明珠坐了上座,又躬身施了一禮,說道:“在下姓韓名卓然,世居此地,向未與外人往來。因薄有武藝,卻也不曾在江湖上行走。偶然教了小女幾手,自然入不得師父法眼。師父不是本地人,來曆可肯告知?往日若在無意中有得罪之處,在下敢不領責!”說完又打了一躬,才在下首坐下。

石明珠答道:“我叫石明珠,人稱縹緲兒,在武當山學道,與你素未謀麵,更談不上恩怨。我並非挑事尋仇,卻是受人之托,為你女兒韓麗花而來。”

此時韓麗花雙手捧了一盞茶獻給石明珠,在父親身旁站著。韓卓然因見石明珠來得不明不白,卻又武功奇高,提出要與韓麗花比試,先還擔心有所為而來,對韓家不利。又恐在外麵說不清楚,故請來家中細問。聽石明珠說並非挑事尋仇,心內大定,忽聽是為了韓麗花而來,一顆心又提了起來。忙說道:“原來是武當的石仙子駕臨,請恕不知之罪。不知仙子受何人所托?小女年幼,向未出門,如何有人得知?”

石明珠說道:“你可聽說過韓真真的名字?”

韓卓然說道:“先父生前也曾對我說起,有個祖姑姑名叫韓真真,算起來已是上五代以上了。據說少時離家修道,之後便沒有音信。這是百餘年前的事,石仙子今日如何提起?”

石明珠說道:“韓真真韓仙子在天台山修道,我在數十年前曾和她會過麵,她還幫了我點小忙。這次去天台尋訪,她已然成道飛升,隻留下一柬,說是韓家尚有仙緣,應在韓麗花身上,請我度回武當。霜角劍本是韓真真之物,也托我帶給韓麗花,是以剛才在門前有收徒之說。”

修道成仙,但凡凡人都會有此願望,隻是不知路徑又無人接應,其實其間所受辛苦寂寞艱難險阻也非常人所能受。韓卓然乍聽石明珠說到受韓真真之托前來度韓麗花上山修道,心裏先是一喜,轉而又有點不放心。他本是練武之人,又老成持重,自然知道修道人中也有門派之分正邪之別,再看石明珠,不僅是美豔入骨,而且談吐清雅,容止嫻靜,更兼一身正氣,知是正派中人,心裏先就願意。遂說道:“原來祖姑姑尚未忘記韓家子孫,又有石仙子垂愛,敢不遵命。隻是小女年幼,我雖無妨,隻怕她娘舍不得呢!”

話剛落音,門外有人接口說道:“你還別說,我真是舍不得!”

說這話的正是韓麗花的娘。韓家人口並不多,除韓卓然夫婦和女兒韓麗花外,還有一個兒子韓墉,比韓麗花大了三歲,今年恰好十五,卻是好文不喜武,喜靜不喜動。石明珠說到受韓真真之托前來度韓麗花上山修道這句話時,韓麗花高興之餘,離開客廳告訴她娘了。她娘聽說家裏來了位仙人,又要度韓麗花上山,心裏又驚又喜又舍不得,便由韓麗花扶著剛到客廳,恰好接著韓卓然的話續了一句。韓墉聽後隻淺淺一笑,並沒有隨著過來。韓麗花的娘見石明珠長得果然不像凡俗女子,嘴裏說“給仙姑叩頭”,雙腿就要跪下,石明珠說聲“不必行大禮”,把手虛扶一扶,韓麗的娘便跪不下去。

說話間已到掌燈時分,韓麗花點了兩支牛油大燭,對娘說道:“女兒隨師父走了,也不是不回來看你,天天在你麵前晃來晃去,你不煩嗎!”

韓麗花的娘說道:“你這孩子,怎麼這般說話?便是回來看我,總是會少離多,做娘的能不想嗎?”

韓卓然說道:“這是麗兒幾世修來的仙緣,高興還來不及呢,偏這麼話多!麗兒,過來給你師父叩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