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青衣使者在離青靈穀百丈之處淩空立定,麵向神木林稍稍彎了彎腰,說道:“青帝既將神君謫降無終嶺,無終嶺周圍千裏之地,當屬神君屬地。原在無終嶺上的隱修之士均已離去,獨老仙強留。神君令奴婢前來傳話,請老仙即行搬離,免生爭端。”
枯竹老仙說道:“我在無終嶺下青靈穀內住了千年,一向與人無涉,俗話‘先入為主’,神君謫來不過百年,如何反要我離開?無終嶺乃神君謫降之地,並非封地,何來屬地之說?請尊使歸告神君,神君若有天帝封賞之敕,我無話可說。若無此敕,不必多生事端。”
青衣使者打了一躬,一幢慶雲冉冉而去。稍頃,聽得無終嶺頂宮闕之內有人說道:“枯竹老仙,你那神竹能擋得了我的神木針嗎?若肯搬離,彼此結一善緣,也是好事,不聽好言相勸,本神君隻得驅離,到時隻怕走得不體麵了!”
不僅是枯竹老仙,便是金蟬一眾也聽出是巨木神君所言。枯竹老仙說道:“正想領教神君的神木針,若能破得了我的神竹林,我自無話說。不過,神君屢生事端,隻怕得咎於天,不大穩便!”
巨木神君說道:“不必多言,本神君自有主意,看針!”言畢,從宮闕之內,飛出三十六道青光直奔神竹林。枯竹老仙伸指一彈,七顆巽靈珠化七色光球迎了上去。
巨木神君的神木針,長一尺,比筷子略細,是以東方神木為體,再用乙木真氣煉成,按天罡之數,用三十六棵神木煉成三十六支。化煉之初,每棵神木均有數人合抱粗,三丈六尺長,化百年功夫,煉成大小隨心,可放在百寶囊中。初發出時,隻尺許長,青光湛然,其亮如電。就單支而言,也在天癡上人的青木劍之上,還有別的妙用,是他的看家法寶。枯竹老仙的巽靈珠也是輕易不用的至寶,是用千年老蚌所育珍珠為體,用日、月精華和自身真氣凝煉而成,分紅、橙、黃、綠、青、藍、紫七色,出手之時,或合成七彩晶虹,當空飛舞,或各自回環旋轉,拋下一天異彩。
金蟬、朱文、錢萊、阿童、虞孝、狄鳴岐同在神竹林中,在枯竹老仙身後席地趺坐,注視著青靈穀上空。隻見三十六支神木針青光閃爍,自無終嶺頂宮闕之中仿佛顆顆流星,拖著長長的光痕,向神竹林——也就是自己的頭頂打來。七顆巽靈珠化成七色光幢,橫亙於頭頂神竹林之上,把神木針托住。神木針不斷向下擊剌,而巽靈珠拖著七色光痕電馳星飛,真正是光耀奪目,異彩紛呈。
巨木神君的神木針和枯竹老仙的巽靈珠在青靈穀上空進退攻拒,各顯法力。初時,隻見一朵七彩雲霞托著無數青色流光,飄逸靈動,色彩斑爛,十分好看。幾個時辰過去,神木針和巽靈珠在攻守之間漸漸變得膠著滯重,神木針已不是單針擊剌,而是仿佛已連成了整體,向巽靈珠所化雲霞擊到。巽靈珠所化雲霞固然仍在升騰擴展,已沒有初時的靈動。金蟬注意到,枯竹老仙仍在一手捏著訣形,安然趺坐,但臉色也顯得凝重起來。
不覺三天過去,神木針和巽靈珠仍在青靈穀上空相持。神木針所化青光仍在不斷的閃變明滅,但其形狀已不是針形,而是一根根巨木,密匝匝又互相擠軋,如山嶽般向巽靈珠所化雲霞圧下,使得巽靈珠所化雲霞不斷翻騰湧動,仿佛已經力有不逮。神木針和巽靈珠之間的攻拒並沒發出聲息,但已使周遭之物感受到極大的震動。無終嶺上所積的冰雪紛紛崩落,喀嚓啌隆之聲不絕於耳。青靈穀內,桃、李、桂、梅無風自搖,花瓣落了一地。金蟬忽然注意到,在神木針的光影上麵,有一青色暗影,知道這是巨木神君元神所化,也是為了增加神木針的威力。隨之阿童佛光一閃,把枯竹老仙的肉身護住,其元神也已附在了巽靈珠上。此時青靈穀上空又是一變:原本是神木針從上而下擊向巽靈珠,巽靈珠所化七色雲霞把神木針托住;忽然,巽靈珠七色聯在了一起,仿佛是一道七彩長虹,繞著神木針飛速轉動。金蟬和朱文已經看出,巽靈珠已把三十六支神木針捆在一起,並在不斷的束緊。可以想見,枯竹老仙是想用巽靈珠把巨木神君的三十六支神木針絞碎,而巨木神君也看出枯竹老仙的用意,用平生法力,使神木針不斷變粗變大,也是想把巽靈珠崩裂崩碎。
此時別說是金蟬和朱文,便是虞孝和狄鳴岐也看出,巨木神君和枯竹老仙的鬥法已到了緊要關頭。目前固然是勢均力敵,但繼續相持下去,極有可能是神木針和巽靈珠同毀。果然如此,千百裏內山嶽崩塌,生靈塗炭,造成浩劫,別說青靈穀有神竹護住,便是無終嶺上的宮闕,也難免毀損。阿童依然在閉目合掌,用佛光護著枯竹老仙的肉身,金蟬和朱文、虞孝、狄鳴岐、錢萊互相看看,莫可如何。因為憑他們的法力,無法解得巨木神君和枯竹老仙的爭鬥。便是想助枯竹老仙一臂之力,也不知如何伸手,致於弄巧成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