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段(3 / 3)

“媽,好疼好疼………”吃完早餐的蔡紅梅,疼的受不了,抓住親媽的手,疼的直扭麻花。

屋外的韓君越,焦急的走來走去,妻子不讓他進去,死活不讓進,他知道,是不想讓他看到她此時的模樣。

他隻能在外麵走來走去,每天都要在外麵瘋玩的曉東,曉南兄弟兩也難得安安靜靜的待在家裏,哪兒也不去。↑思↑兔↑網↑文↑檔↑共↑享↑與↑在↑線↑閱↑讀↑

坐在炕上,捧著書和本子,在上麵亂寫亂畫。

九嬸陪著一起坐在房間的炕沿邊安撫著蔡紅梅,“好些了沒有?”

一身汗濕的蔡紅梅,頭發上都在滴水,蔡母用熱毛巾給閨女擦拭著身子。一次次不厭煩的擦拭著。

反複煎熬著,一直到上午十一點,堂屋的韓君越,蔡父,都聽到了一聲嬰兒的啼哭聲,“嗚哇嗚哇……”

“生了,生了。”

“嫂子恭喜恭喜,一個胖小子。”九嬸抱著擦拭幹淨的小嬰兒恭喜道。

炕上的蔡紅梅看了一眼孩子,就累的睡過去了。

“弟弟,弟弟,我是你大哥。”

曉東趴在小嬰兒邊上,小手戳戳正在呼呼大睡的嬰兒,做自我介紹。

有樣學樣的曉南也學著哥哥介紹自己,“弟弟,弟弟,我是你二鍋,喊我,喊我……”

從小韓磊(石頭)出生,小兄弟倆都不出去玩了,每天跟著奶奶睡在姑姑家裏,睜開眼就要玩石頭弟弟。

有了孩子,生活多了一些趣味。開年以後,蔡紅梅請了長假,在家裏專門帶孩子。順便給家裏人做三餐。

韓君越成為了正式的國家教師,戶口也進了城。蔡紅梅依然是農村戶口,也是那時候俗稱為的半邊戶,上工也可以,不上工隨丈夫一起照顧丈夫也可以。

這樣的農村婦女在城裏,公社都很多。

隻是夫妻倆都是在青山屯罷了,家裏這一次一次性買了二十頭小豬仔。

神奇的豬肉在上麵反響很好,但為了謹慎,還得再試驗一次。

為此韓君越一次性買來二十頭小豬仔,兩百隻雞,用變異豬籠草曬幹磨成粉養大的雞,那口感也特別不一樣。

不隻是他,蔡父每天早上也和他一起割豬草。一家人忙的很,蔡父早晚割豬籠草都特別積極。

如今的大青山有了不少的豬籠草,在豬籠草結種子的被呼嘯而來的大風,刮的到處都是種子,蔡家屋後還有遠處到處都是豬籠草。

青山屯的社員們也每家都養上了兩頭豬,也算是一種試驗,不規定他們養豬的方法,想怎麼樣就怎麼樣,但都要給豬喂豬籠草。

市二號也一直關注著青山屯養豬的進展,他被韓君越“先進的思維”所影響,也想能出口這些,作為安陽的特產,去賺賺外彙。

地裏做活的男女如今最喜歡看到蔡支書蔡母,時不時的向他們打聽怎麼能讓小豬仔長肉,也能賣個高價。

今年每家都有一頭任務豬,但還有一頭喂好了,可以賣給食品收購站,聽說是單獨定製的價格。

別的都沒有變,和周邊的屯子都一樣,唯一變的就是雞豬敞開了養,有任務但也有變通的地方。

大夥兒都知道也就今年這樣,明天就是屯子裏集體一起養豬養雞,因為是試驗階段,才放鬆一年。

所有的人都珍惜今年賺外快的機會,打算一年養兩茬豬和雞,家裏也攢點錢。

春耕結束,每天早上上工之前,大青山的外圍都能看到背著大竹樓的男女老少,手拿鐮刀,割豬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