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居委會說明情況以後,君越溜達著回到鬼宅,打開大鐵鏈鎖住的門。隔壁走出來幾人,其中一位老爺子,站在蔡宅的門口,好奇的問道,“小夥子,這宅子是你買的不?”
“是,才買幾天。以後都是鄰居了,老叔以後請多照顧。”
回過頭的君越,揚起燦爛的笑容。給人的第一印象很重要。
“行,是個膽大的。是本地人不?”
“是,我家小林生產大隊的。”
很快的,就聊了起來。幾人都是隔壁大雜院的鄰居,隔壁的房子也有三進,住的人比較多,一共住了十多戶,出來的這幾人都是住在前麵的幾戶人家。
胡大爺,吳叔,魯哥,蔣哥,四戶人家都是住在前麵的外院(包括倒座房),正房。還有三戶,不過早早上班去了。
幾人也就是簡單介紹了下,然後匆匆而去。他們還要上班,遲到會扣錢扣獎金。
院子裏最後一進,擺放著許多的木材,全是最最結實可以做木梁的好木材。
前麵的倒座房,外院,一共花了半個月,君越才翻修整理完。
地麵牆角的草,也被收拾的幹幹淨淨,就是早就枯竭的水井,也煥發出新的生命。
他自己做了壓水井,用石頭砌了一個洗衣服洗菜的大水池在出水的地方。
家裏接連通上了自來水,玻璃全是半舊的,但擦拭的幹淨明亮。
蔡四姐開始膽子小,想幫忙也不敢來。如今是帶著兩個孩子天天來,關上院門,姐弟兩忙活著。
早上,蔡四姐收拾好家裏,關上院門,牽著兩個兒子,拎著菜籃子,來到弟弟新家。
“姐,吃了沒?”君越給自己做了早飯,有小籠包(肉包),有筒子骨海帶湯,特意多做了一點。每天給兩個小外甥加加餐。
“吃了,別管我。我去後麵打掃衛生。”蔡四姐是個勤快人,最近幫著君越幹了不少事,糊紙盒糊火柴盒這些賺錢的事也被她放在一邊。
“姐,再吃點。你家那點糧食,能吃飽還是咋地?我做了小籠包,純肉餡。”說完,還呼啦一口,喝了一口好喝的海帶湯。
說著,四歲的魏光明連著吞咽幾下,口水都差點流了下來,君越夾起一個小肉包,吹涼了,遞給大外甥,“小明,陪五舅再吃點早飯好不好?”
“好,謝謝五舅。”小光明小臉紅紅的,看了一眼媽媽,見媽媽沒反對,才點頭。
伸手抱住一歲多點小外甥光偉,逗哄著小偉,“要吃肉♪肉不?”
小家夥也是一個小吃貨,特別是吃肉,小腦袋瓜子點點,“舅,吃。”
還小,說話不連貫,但意⊕
“行, 我聽姐夫的。要是有貓冬時的臨時工,那是最好的。又不耽擱村裏的農活。”
兩人說著話,手裏的活計也沒有落下。
翌日,天不亮,君越又鑽進黑市,買了一些,順便買了一些本地才有的東西。本地的小米,本地做的鹹菜,本地婦女會織布的,他還買了不少本地婦女織的土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