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7段(2 / 2)

本地的棉花也買了不少,回到新宅子,帶了小米,肉,排骨,兩條魚,幾大塊嫩豆腐放在背簍中,走了回去。

家裏的廚房,鍋裏還燉了一條魚,貼了不少玉米餅子才走。這是給四姐還有小外甥他們留的。這段時間,四姐天天幫他翻修宅子,著實辛苦了。

吃過早飯,蔡四姐洗好衣服,又牽著兩兒子來到弟弟城裏的家,拿出鑰匙,打開門。

她記著弟弟的話,幫忙每天來通通風。

家裏的窗戶都要打開,全是玻璃窗,她擦的幹幹淨淨,每天打開,讓屋子散散味,石灰刷過牆麵,有新家具也有刷一層清漆,都有些味道。

路過廚房,鼻子尖(嗅覺好)的小明,拉拉媽媽的衣服,鼻子使勁的嗅,“媽,五舅給我們做了好吃的,是魚。”

蔡四姐聳動鼻子也嗅了嗅,還真的能聞到魚的味道。

牽著兒子直接進廚房,掀開鍋蓋,裏麵半鍋魚,上麵貼的玉米餅子也已經好了,能吃了。

一看就知道是小五給她準備的,麻利的轉身走到碗櫃邊打開拿出兩副碗筷,盛上一碗魚湯,還小心翼翼的給挑幹淨細魚刺,才放在廚房的小飯桌上,用另外一個碗裝了兩個好吃的玉米餅。

“小偉等媽媽再給你盛,先讓哥哥吃。”

“嗯。”小偉不急,隻是笑眯眯的瞅著哥哥碗裏的魚肉魚湯,輕咽口水。

母子三一人吃了一小碗,然後沒在吃。蔡四姐想著,今天一天的口糧都有了,晚上吃過晚飯,帶著丈夫過來再加餐。

回小林生產隊的君越,路上,遇到了小麻煩。

一二十裏路並不遠,可他還是習慣性的走山林小道,想著也許還能在路上弄一隻野雞,野兔啥的。(六二年,還沒有六八年至七三年這幾年管控的嚴格)

村裏不少人都會在秋收前上山下河的摸野味改善生活補補膘。隻要不讓人抓著你拿出去賣野味換錢,基本沒有人舉報。

抄近道的君越,走的悠哉,既然是想獵野雞野兔,就不適合快速行走。

後背背簍中還背著滿滿一簍子物品,死沉死沉的。

走了一半,發現前麵兩男一女,一位戴著眼睛,看那身板,估計一陣稍大的風就能吹跑三人。

瘦的不成人形,麵黃肌瘦。

其中一位男的癱在地上,好像是生病了,動不了。另外兩人焦急的快哭了。

“怎麼了?”君越走過去問。

遇到了就搭把手,這年頭的人隻要不是極品壞人,大多數都是不錯的人,品行質樸。

戴眼鏡的年輕人推推鼻梁上的眼鏡,定睛一瞅,是個本地人的樣子。

此時的他,早就慌了神,見到君越,如遇到救星一樣。伸出枯槁的細手,焦急的求救,“同誌,我的同事生病了。能不能麻煩你幫幫忙,幫我一起把他送去縣城醫院。”

“他是感冒還是什麼別的病?”君越看了看,也沒有看出來這人得的是什麼病。

“應該是感冒引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