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州城牆修建十分堅固,且在四門都設有甕城,城裏兵精糧足,駐紮的是張獻忠的精銳部隊。
第121章 會戰黑水河
楊秋池沒有發起強攻,他不願意用自己好不容易積攢起來的軍隊拿去打消耗戰。他要充分運用自己的現代化武器消滅敵軍,要貫徹毛主席的運動戰思想,不在乎一城一地的得失,而著重於消滅敵軍的有生力量。
楊秋池在占領寶慶得到民眾擁護之後,便組織了有效的情報網,敵軍動態很快傳到了他的手裏。得知敵軍援兵主要有兩路,北路從長沙出發,由張獻忠親自率領,西路是攻占江西袁州的敵軍,由艾能奇率領。
其中,艾能奇的大軍進兵神速,已經進入湖廣境內。而張獻忠的軍隊正在回調路上,尚未從長沙出發。
艾能奇貪功冒進,想和衡州劉文秀南北夾擊,楊秋池識破了這一點,雖說自己有炸藥、重機槍和老套筒,但猛虎還敵不過狼群呢,而且,衡州北麵是風景秀麗的衡山山脈,在山區作戰,自己的火炮、重機槍的威力將大打折扣,要盡可能揚長避短。但如果在衡州北麵布陣迎敵,必然遭致敵軍南北夾擊,兩路敵軍加起來數量將近二十萬,幾乎是自己軍隊的一倍,不能在這種情況下冒險決戰。而如果翻越衡山,在株洲平原地方迎敵,大軍又太過勞累,無法以最好狀態迎敵,且孤軍深入,缺乏後援,一旦失利,後果將不堪設想。
所以,楊秋池思索良久,決定假意撤兵退回寶慶,在黑水河畔河穀地帶布陣迎敵,這樣,一方麵可以避免腹背受敵,另一方麵。距離寶慶不遠,進可攻,退可守。
衡州府劉文秀見楊秋池退兵,不敢追擊,以為是誘敵之計。艾能奇得到消息後,掉轉方向,直撲黑水河畔楊秋池的大軍而來,同時,要求劉文秀出兵兩路夾擊,被劉文秀拒絕了。他堅持按照張獻忠的指示固守城池,等待張獻忠大軍趕到。三路會師寶慶,集中優勢兵力一舉殲滅楊秋池的新軍。
↓本↓作↓品↓由↓思↓兔↓在↓線↓閱↓讀↓網↓友↓整↓理↓上↓傳↓
上次張獻忠大軍南下。艾能奇作為先鋒,奉命東進江西,一路過關斬將,將左良玉軍打得大敗,連克萍鄉、萬載,奪下江西右麵門戶袁州。接著攻占吉安、吉水、永新、安福、泰和等縣。凱歌高奏,簡直有些橫掃千軍不可一世地感覺。
這次接到張獻忠湖廣衡州告急。緊急馳援的指示後。艾能奇立即回師湖廣,氣勢洶洶直奔衡州。得知楊秋池撤兵,以為是怕了他的威名,更是囂張。雖然衡州劉文秀不出兵夾擊,長沙張獻忠大軍尚未出發,他已經急不可待要擊敗楊秋池,奪回寶慶府。因此,率大軍殺氣騰騰而來。
當然,艾能奇並不是個簡單的有勇無謀之人,他已經得知楊秋池大軍裝備有一種怪獸武器,傳說能瞬間吞噬成百上千人的性命,且射程幾乎與火炮相仿!另有威力驚人的開花炸彈,能傷及上百尺以外,且能炸毀堅固的城池!現在又傳說他的兵士也配備一種新的火銃,有效射程是普通火銃的七八倍!且能連續射擊,不需要打一槍裝子彈再打。
這些武器都是聞所未聞地驚人恐怖,不過,人都是這樣,沒見過的事務,無論如何形容他地恐怖,都不如真正看見時的感覺。所以,艾能奇並不十分地擔憂,但他還是做了必要的準備,戰鬥隊形及作戰方案也進行了必要的調整。
兩軍終於在黑水河畔相遇了,雙方兵力相仿,都是十萬左右。
這是一片開闊的河穀地帶,十分的平坦,遠遠見到艾能奇的大軍黑壓壓緩慢往前移動。將整個地平線都掩蓋了。
楊秋池的指揮部早已經豎起一根高達十米地大旗杆,上麵有一個瞭望台。他這段時間除了研製加速製造彈藥地方法之外,一直在抽空跟柳若冰學武功,尤其是飛索上房的輕功。已經有了幾分火候。上這十米地瞭望台對他不是什麼難事,當下甩出飛索,運勁上了高台。從懷裏摸出一個長筒,拉開,卻是一隻長筒望遠鏡。
這是楊秋池這些天讓寶慶府工匠用上等水晶精心打磨凹凸鏡後裝配而成。他用望遠鏡觀察敵軍部署情況。發現敵軍推進到距離自己陣地還有五千米左右距離的時候,便停下了。大軍部成一字長蛇陣,兵士之間有一定間距,且成縱隊排列,顯然是防著自己用紅夷大炮發射鐵心彈滾砸,另外也吸取了黔陽一戰密集衝鋒被自己重機槍一掃一片的教訓。
在敵軍一線,部署地是一長排紅夷大炮,大概有上百門。
大炮後麵是盾牌火銃兵,用盾牌作射擊支撐,且能起到防護作用。
看那盾牌,亮閃閃的,似乎是加裝了鋼板。
盾牌火銃兵後麵是用厚厚的鋼板修建帶軲轆的移動小房子,即數百輛的土坦克“轒轀車”。後麵是數量最多的長矛方隊。戰陣兩翼是持火鐃、強弩和馬刀的騎兵,前麵是輕甲,後麵是重甲。
敵軍十萬大軍,隊形整齊,旌旗招展,沒人亂說亂動,顯然軍紀嚴明。難怪能橫掃大明軍了。
雙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