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段(2 / 2)

敵軍執行命令很堅決,於是,在倒下無數敵軍後,兩軍的大混戰終於發生了!

劉勇和馬淩羽的機槍頓時啞了,麵對二十萬混戰在一起的人群,敵我不分,無從射擊!

劉勇和馬淩羽都是第一次使用重機槍,緊張興奮地掃射得痛快,沒想到雙方混戰在了一起,機槍掃射中,眼見不少自己的兵士也倒在槍口下,急忙停下來,改為單發射擊。可這重機槍發射的子彈穿透力太強,一下能射穿三四個人的身體,往往前麵的敵軍打死了,後麵的自己人也被射穿倒下。

於是,連單發都不敢打了。

好在敵軍害怕他們,除了瘋狂的不怕死的衝過來死在槍口下之外,其餘的似乎知道他不敢亂開槍。所以對他們簡直視而不見。隻顧自己廝殺。

楊秋池在望遠鏡裏已經看清遠處一個小山丘處掛著帥字旗,知道那是敵軍指揮部,雙方大軍混戰在一起後,他知道這時已經不存在指揮問題,隻能聽天由命了,便用飛索下了高台,上了自己地馬車重機槍,由阿杏妮供彈,胡水供水,他們繞過側翼。飛速朝小山丘衝去。

這一次他不想錯失良機,所以。盡管距離近千米,他還是開槍了。

模糊之間看見小山上倒下了不少敵軍兵士。卻看不清是否有敵軍將帥。

敵軍指揮部看樣子已經防到了這一招,立即調來後備土坦克將小山上敵軍圍在裏麵,另一部分土坦克朝他圍攏過來。同時,數門拆卸下來的弗朗機火炮也將炮口對準了他們。

敵軍不是笨蛋,偷襲不成,趕緊逃走,要不然。挨上一鐵彈。那可就完蛋了。急忙後撤。

來到後方,見那兩個團的騎兵在遠處茫然失措。瞧那無邊的戰團,不知該做什麼。

楊秋池心念一動,命令團長(千總)武麒和都強帶兵士去扛屍體過來。堆成一堆。

兩人不知道楊秋池要幹什麼,但軍令如山,急忙帶著騎兵衝入敵陣,搶了地上的屍體就跑,也不管是敵人的還是自己人的。敵軍不知他們幹什麼,攝於楊秋池的重機槍在旁,也不敢離群追擊。①本①作①品①由①思①兔①網①提①供①線①上①閱①讀①

很快,屍體堆成了五米高的小山丘。

楊秋池已經將重機槍從馬車上卸了下來,吩咐阿杏妮和胡水扛著子彈盒和水箱,跟著自己爬上了屍體堆成的小山丘,將重機槍架好,用單發點射混戰中地敵軍。

由於射擊位置高,俯角朝下,穿透敵人身體的子彈幾乎都射入了地麵,不會造成後麵自己人地傷亡,重機槍的有效射程達一千米,使用無煙火藥發射後,精度很高,幾乎可以做到指哪打哪。所以,一槍一個,混戰敵人紛紛倒下。

見這方法有效,楊秋池趁著加水地功夫,轉身對下麵瞧著的武麒和都強厚道:“快!你們兩趕緊帶隊去通知劉勇和馬淩羽,幫他們也這樣磊高地用單發射擊!快去!”

兩人急忙答應了,分別帶兵而去。

二十萬人大混戰,範圍達方圓數裏,劉勇和馬淩羽腦袋瓜還比較清醒,兩架重機槍馬車分散在戰場兩端,都遠離混戰,在遠處呆望不敢亂開槍。

武麒和都強各自帶著自己的騎兵團分別找到兩人後,幫著搶屍體磊高地,告訴他們用單發瞄準射擊混亂中的敵軍。這樣,三挺重機槍成了三支狙擊步槍,在三個方位成品字形點射混亂中的敵軍。

敵軍能對抗重機槍的土坦克都陷入了混戰,沒辦法出來,敵軍指揮部雖然還有一小部分土坦克,可是害怕一旦出擊,被楊秋池借機偷襲指揮部,隻能固守。混戰中的敵軍也有企圖使用鋼板盾牌掩護過來砍殺他們地,可那些鋼板盾牌單麵擋不住子彈,雙麵疊加隻能固定防護,又沒辦法推進,所以也是有心無力。

由於三挺機槍抽冷子射擊,一槍一個,雖然單發射擊殺傷敵軍數量有限,但給敵軍心理造成地影響卻很大,使混戰局勢得到了改觀。

這場混戰從上午一直殺到天黑。雙方都死傷兩萬來人,艾能奇一方主要是前期死於楊秋池的騎兵老套筒和炸彈,混戰後楊秋池大軍死傷迅速增加,後來楊秋池他們用屍體磊高地,將三挺重機槍當狙擊步槍射擊,這才將損失慢慢扯平,所以,戰到天黑,雙方死傷大體相當。

夜幕籠罩,天黑得跟鍋底似地,伸手不見五指,不知對麵是敵是友,已經沒辦法作戰。

雙方各自鳴金收兵,雙方將士也不敢亂出招,各自將自己的重武器拖著拉著往回撤。脫離了戰場。

損失了兩萬來人,雖然與對方差不多,但讓楊秋池很是沮喪,這也充分說明一個問題,那就是毛老人家指出的:“武器是戰爭地重要因素,但不是決定因素,決定的因素是人而不是物。”

楊秋池現在算是明白了這一點,這還是在平原地區作戰,要是進入山區。恐怕更是麻煩。

大軍撤回後方兵營,他心中很是氣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