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段(1 / 2)

了。一直還沒有消息。

這一天,楊秋池正在忙碌,劉勇匆匆跑進來說道:“大將軍,袁貴妃請您進宮商議太子即位之事。”

崇禎帝一共有一後三妃,皇後周氏,貴妃袁氏、貴妃田氏和順妃王氏。其中,王順妃十多年前就死了,田貴妃也在一年前死了。崇禎帝上吊之前,讓周皇後和田貴妃上吊,周皇後不幹,被他殺掉了。袁貴妃隻好上吊,崇禎帝走後,她地貼身侍女急忙將她放下來,發現還有氣,搶救之後活過來了。

所以,袁貴妃是崇禎帝碩果僅存的妃子。

崇禎帝兒子比較多,但死了不少,太子朱慈十五歲。按規矩當然要立他為帝。

楊秋池對皇宮的事情不感興趣,隻不過,他知道這時候如果自己不表明態度,估計沒人敢擅作主張,隻好換了官袍,帶著柳若冰進了皇宮。

大臣進皇宮是不能帶護衛的,楊秋池也不想給人以太囂張的印象,所以隻帶了柳若冰進宮。

壽寧宮裏,陳圓圓正在和長平公主說話。

父皇駕崩,長平公主整日以淚洗麵,貼身侍女紅英也沒辦法。陳圓圓來了之後,她性情乖巧,能說會道,很快引得長平公主不再哭泣,心情也漸漸好起來了。

商議太子即位這天下午,司禮監太監王承恩一臉陰沉進了壽寧宮,對長平公主躬身道:“老奴見過公主!”

長平公主知道他跟隨袁貴妃到仁壽殿商議太子即位的事情,太子朱慈是長平公主的親哥哥(也有說長平公主是順妃所生,周皇後抱養的。這種觀點依據不足,周皇後自己能生,沒必要抱養一個妃子的女兒),所以,對哥哥能否當上皇上,長平公主當然最關心不過的了。忙問道:“公公,太子即位之事如何了?”

聽他們商議大事,陳圓圓乖巧地要退讓開去,卻被長平公主叫住了,這幾日的相處,長平公主已經將陳圓圓視為姐妹一般,此刻見王承恩臉色不善,知道這件事恐怕有難度,所以低聲對陳圓圓道:“姐姐,你別走,也幫我聽聽,出出主意。”

等陳圓圓坐下後,長平公主示意王承恩接著說。

王承恩歎了口氣,搖搖頭,說道:“太子即位這件事……,唉!出了大麻煩了!”

第143章 生米煮成熟飯

“怎麼啦?”長平公主急聲問道。

“唉!這也怪太子不懂事,進來之後,瞧大殿下麵群臣都站著,太子竟然發火說他們為何見他不跪?唉,都是那幫貼身侍讀寵壞了他。要知道,他現在還隻是太子,依製當登基為帝之後,群臣才需下跪叩見。更何況,下麵還站著楊大將軍呢!沒有大將軍,咱們大明……,唉!所以,殿下群臣聽了太子這話,都是臉上變色。”

“那楊大將軍呢?”

“楊大將軍氣度很不錯,隻是笑了笑,作了個揖,沒說別的。”

“那不是很好嗎!”

“楊大將軍倒是沒說的,可那班文臣武將不幹了,袁貴妃讓太子退回後殿之後。大殿之上便吵起來了!這些人李賊軍打來的時候都沒了蹤影,這會兒跑出來充大頭!尤其是以前與田貴妃素來交好的一幫大臣,說太子少不經事,難當大任,眼下賊寇未除,該另立明君治理天下,所以,他們推永王慈為君。公主你也知道,田貴妃與周皇後已經矛盾日久,兩邊互不相讓。好在,以禮部尚書薑大人為首的大臣,極力維護正統,堅持必須立太子為君,寧可血濺五步也不退讓。兩幫爭得不可開交。”

長平公主憂心忡忡道:“這可怎麼辦?”

“還有難辦的呢!”王承恩又歎了口氣,搖搖頭:“兩邊正爭得不可開交的時候,一直沉默不語的武將們,卻又提出一個十分意外卻又在情理之中的建議,----讓楊大將軍承繼皇位!”

“啊?”長平公主和陳圓圓都驚呼了一聲。

王承恩續道:“這幫武將想出了一個有些牽強的理由。說楊大將軍是楚王,也是皇族,這次平定天下,功高蓋世,可麵南為君,而且,那一幫武將還拍胸脯跺腳發誓,說如果不立楊大將軍為帝。立誰他們都不服,也不幹了。都要撂挑子告老還鄉。”

長平公主道:“這……這可怎麼辦?”轉頭問陳圓圓:“姐姐,你看呢?”

“公主先別著急!”陳圓圓柔聲安慰長平公主,然後轉頭問王承恩道:“公公。楊大將軍是什麼態度?”

“大將軍自然謙讓不允!”

“那不就行了嗎?”

“那幫武將不幹啊!公主你可不知,這些武將大多是楊大將軍地手下,是先皇在位時。根據楊大將軍請命而任命的,都是跟隨楊大將軍征戰南北的生死兄弟啊。以李定國、龍炳、武麒為首。這些人如今已經把持了五軍都督府、兵部、吏部、刑部、大理寺等重要權位,朝堂之上其他武將,最會見風使舵,立即都投向了楊大將軍這一邊,加起來,已經超過一大半了啊,他們的話。誰敢小視?而且。田貴妃的那幫子人眼看爭不過太子這一邊的,索性一拍兩散。轉而支持立楊大將軍為帝!”

長平公主呆了半晌,低聲道:“楊大將軍可以說是我大明的救星,但……,他若真是咱們朱家嫡係,那倒也罷了,隻不過,楊大將軍是以儀賓身份承繼楚王爵位的,他現在要承繼皇位,隻怕……隻怕不合規矩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