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研究,我們認為它是種由未知物質構成的非生物,將它擱置在隔離區內。直到有一天,它意外地溶解了一個被我們捕獲的寄生型生命體——如同蜘蛛分泌消化液那樣,溶解並吸收。我們才赫然察覺,它像從休眠期蘇醒,開始了永不饜足的進食過程。”
“它的胃口很大,對任何種類的寄生體都充滿食欲,唯獨對地球生物毫無興趣,且長勢驚人,你就是從它其中一根枝杈末端進來的,應該可以想象出它目前的大小。它的食量開始令我們覺得供不應求,擔心一旦這個星球上的寄生體被消耗殆盡,它又會關閉新陳代謝,重新進入休眠期。所以,我們想到了一個直到現在才稍微成熟起來的技術——”
克隆。
那些在我大腦裏散亂如拚圖的碎片,終於被一條完整的線串連起來。
51區對捕捉隱藏在地球上的寄生體的熱衷,與對掌握生物克隆技術的執著,一切的根源,就在於他們豢養了一頭欲壑難填的吞噬者。
如果要我猜測他們的行為動機,我隻能想到一個詞:
利益。
千百倍於成本的、巨大到令人類鋌而走險為之瘋狂的利益!
我想我已經知道,這利益究竟是什麼。
全息投影裏,道貌岸然的執法者還在滔滔不絕:“讓你知道這些的目的,是我們想進行最後的一項觀察實驗——在‘灰巢’中,你的反抗究竟能達到何種程度?需要多久的時間才能完成溶解吸收?攝取能量超常的食物,是否能令它產出更具效能的代謝物?……”
我毫無耐心地將那個全息投影裝置燒成了一塊冒著黑煙的焦炭。
從報廢品中我找到了意料之物——一個綠豆大小的、散發彩色微光的不規則多麵體,類似某種晶體和金屬的混合體。
就是這種不明物質,以它小巧玲瓏的體積提供了匪夷所思的巨大能源。米粒大小可以產生高功率密度的激光束;鴿蛋大小就能驅動機甲飛行器的粒子炮,如果有拳頭大小、籃球大小,甚至再大一些呢?
那個“Delete”小組的負責人,一定很期待像我這樣的優質食品,能讓“灰巢”代謝出前所未有的驚人能源吧!說不定我將成為解決石油煤炭枯竭問題的大功臣,我不無諷刺地想。
可惜,我半點也不想加入“挽救地球能源危機”誌願者隊。
走到這個黑暗空間的邊緣,我用手指摳著凹凸不平的壁麵往上爬,發現進入的洞口不知何時被封閉得天衣無縫。
“灰巢”嗅到食物的香氣,開始蠢蠢欲動。
我隻好跳下地麵,繼續尋找出路,盤算著需要製造多大的電磁風暴,才能在這頭貪食鬼的肚皮上打穿一個洞。
就在這時,我感覺空氣逐漸稀薄起來,頃刻之間,就像在海拔三四千米的山峰上一樣呼吸困難。
“灰巢”正在迅速抽光氧氣,企圖將我逼出宿主的身體。
我得抓緊時間。將生物電磁場釋放到極限,炫目的亮藍弧光朝周身之外猛然噴發,足以燒融合金的強電流在接觸到那些灰堊色的突起物後,竟沒激起絲毫反應——它們被涓滴不漏地吸收了!
“灰巢”如同一片饑渴的深不可測的沙漠,像吸收水分一樣迅速吸收著能量,在那龐大多枝的身體構成的私人領域中,它無往不勝。
它是所有寄生體的天敵!
這結論對我而言是個毀滅性打擊。我用盡各種方法,甚至像在外勤基地那次試圖弄出一個微黑洞,但奇點還未成型就被吞噬了。
有生以來,我第一次產生了一種束手無策的感覺。
氧氣將盡告罄,宿主的身體已無法維持正常運動機能,我讓他平躺在地麵上,絕望地計算起“灰巢”把我吃幹抹淨需要花費多少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