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家傳來曆(2 / 2)

眼下這老頭兒的兒子,被懷疑是棒棒會的成員,在衛輝府三堂會審之後,判了斬立決。

當然了,我高祖父當時不過是黃河裏一個不起眼的艄公,大字不識一個,他不知道啥叫個“棒棒會”,就知道老頭兒的兒子給府台老爺砍了頭,死的還挺冤枉。

我高祖父看老頭兒哭的傷心,老來喪子誰能不傷心,心軟了,答應送他們父子過河。不過,一口答應下來,跟著就出事兒了。

老頭見高祖父答應千恩萬謝,說他兒子的屍首在五裏外的小毛莊放在,求我高祖父在岸邊兒等他個把時辰,他這就回去找人把兒子的屍首抬過來。

我高祖父一口答應。

不過我高祖父這人太實誠,就因為跟老頭有諾在先,不再接其他人的生意,把船停在岸邊傻等了起來。

一直從中午等到天色擦黑兒,期間一趟生意都沒接。

眼看著都快收工了,我高祖父就覺摸著老頭今天可能不能來了,準備把床靠岸收工,不過就在這時候,老頭兒領著幾個人,抬著一口大棺材,姍姍來遲。

高祖父打眼朝那棺材一看,心裏頓時咯噔一下,他原本以為老頭兒子的屍體是用草席裹著的,沒想到是放棺材裏的。

我高祖父皺起了眉,在我們這裏,船上放棺材是跑河的大忌,觸龍王爺的黴頭,龍王爺在水底,不喜歡頭頂上給棺材壓著,必定會發怒把棺材掀進水裏,特別像這種成殮了死人的棺材,那就更要不得了,我們這兒叫它實芯兒棺材,“實芯兒”的東西,放河裏就是個“沉”,再加上這時候天色已晚,夜裏在河上跑船是很凶險的。

等老頭兒拎著幾個人來到船邊,我高祖父就想跟他推掉這趟生意。

老頭兒見狀,“噗嗵”一聲給我高祖父跪下了,一把鼻涕一把淚央求我高祖父,老頭兒說,天太熱,兒子的屍首已經發屍了,要是不緊早送回家埋了,就要爛在路上了。

老一輩兒的人,都講究個人死後落葉歸根,無論生前在哪兒,死後必定要埋回老家,這叫魂歸故裏,如果屍體爛在了路上,那這人的魂魄就會孤魂野鬼,回不了家不說,永遠要飄蕩在異國他鄉。

我高祖父見比自己父親還大的一個老頭子,給自己下跪苦苦央求,於心不忍,最後一咬牙,對老頭說:“中,俺今兒個就搭手兒送你爺倆一回!”

搭手兒,這裏可以理解為“順便”,搭手兒送一回,高祖父說的輕鬆,這可是犯了大忌諱。黃河裏這些事兒,自古誰也說不清楚,特別是這些仰仗黃河謀生的福公們,每個人都對這條母親河懷有莫大的敬畏心理。高祖父能這麼做,當時做了一番心理鬥爭。

高祖父先讓老頭兒他們那幾個人把棺材抬上了船,不過沒著急讓老頭兒他們上船,給老頭兒解釋了幾句,自己把船劃到了深水的地方,左右看看了水麵還挺寬敞,轉身從船艙裏取出三牲貢、焚香、香爐。

三牲貢,也就是祭品,三牲,就是豬牛羊,祭的是豬頭、牛頭、羊頭。當然了,他們這些福公們不可能這麼闊綽,沒錢弄這些硬貨祭河,用發麵饅頭代替的,豬頭是在饅頭上用雞血畫兩隻豬耳朵和一隻豬鼻子,牛頭是畫兩隻月牙狀的犄角,羊頭畫的是兩隻螺旋狀的曲角。

三牲貢是過去我們這裏船上的必備品,無論大小船隻每條船上都有,有的大商船上甚至載的是活三牲,為的就是以防萬一,萬一在河上遇到風浪啥的,三牲貢往河裏一扔,船上管事的跪在船頭三拜九叩,求龍王爺開恩,具體管不管用,那我就不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