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頭兒說王守道刻木人斬水蛇這件事兒,我高祖父沒聽王守道提起過,不過刻木人請神的方法,王守道倒是教過他,想來老頭兒說的這事兒不假。
咱把話題再返回來。老頭兒這時候聽我高祖父說,自己是王守道的徒弟,立刻激動起來,又聽說我高祖父是蔡府的姑爺,當即表示,這次撈屍,祖孫三個不要一分錢。
老頭兒說不要錢,我高祖父不可能真的讓他們白幹,撈屍這種事兒,可不是一般力氣活兒可比的。
老頭兒的兒子,也就是那個中年人,下到井裏約莫過了能有一炷香的功夫,在井裏喊上了,說摸到一個。
古時候的水井並不深,一般不超過十米,因為地下水資源相對現在來說,要豐富很多,地下水位也高,井口到井底水麵的距離,一般隻有兩米多不到三米的樣子,有時候不用轆轤和井繩,用扁擔勾著水桶就能打上水來,要是趕上雨季,還能從井裏往外翻水。當然了,我說的是我們這裏的水井,並不代表全國各個地區的。
守在井口兒的人聽到中年人的喊聲,趕忙把另一根早就準備好的草繩放到了井裏,井裏的中年人隨後拉著草繩,再次潛進水裏。
不大一會功夫,中年人從水裏鑽出,招呼上麵的人拉草繩,隨著草繩一點點拉動,一具男屍被眾人從井裏拉了上來。
這男屍保存的非常完好,除了皮膚被水泡的有點發軟發白以外,並沒有發屍的跡象,經幾個家丁辨認,正是老廚子的徒弟張江。
半個時辰以後,就在午時快要過去的時候,小蘭的屍體也被打撈了上來,小蘭的屍體和張江的屍體狀況差不多,就是臉上一些地方有淤青,看著挺不協調。我高祖父心裏明白,這是讓張江給打的。
鬼魂化煞以後,屍體一般不會腐爛,但是鬼魂要是受傷,傷口就會在屍體上呈現出來。這就像一個……怎麼說呢,用現在的話說,就像一個蝴蝶效應,也像是一個連鎖反應,亡靈受傷,它原本的宿主也會受傷。這個呢,我的文字表達能力有限,真的不能準確的解釋清楚,各位知道意思就行了。
兩具屍體打撈上來以後,我高祖父和蔡府這些人也算鬆了口氣。不過,由於張江的魂魄沒能從井裏收上來,我高祖父隻能改變原來的計劃。
我高祖父吩咐家丁,把小蘭的屍體在蔡府找個空房,好好安放,張江的屍體呢,隨便扔進柴房就行了。
隨後,我高祖父讓下水撈屍的那個中年人洗了個熱水澡,那熱水裏被我高祖父放了艾草葉,除晦氣用的。早些年,在我們這一帶,家裏要是有人去世了,操辦完喪事,把去世的人下葬了以後,都會在家裏的各個房間點些艾草熏一熏,或者撒五穀衝一衝,主要就是除晦氣的。民間還有另一種說法,說這麼做是怕有些死者的亡魂舍不得離家,用艾草一熏,或者撒五穀一衝,魂魄就在家裏呆不住了,就會離開家去它該去的地方。不過,我並不是太讚同這種說法,在我看來,燒艾草,撒五穀,衝晦氣是一方麵,尋求心理安慰才是真的。
言歸正傳。一切處理停當以後,蔡文燁讓廚上設宴。
吃過午飯以後,蔡文燁給了那祖孫三個每人十兩紋銀,三個人說什麼也不要,最後我高祖父出麵,和他們來回推讓幾次以後,老者勉強收下了十兩銀子。
撈屍人祖孫三個走了以後,蔡文燁問我高祖父,小蘭和張江的屍體怎麼辦。
我高祖父想了想,問蔡文燁,過去那個小花匠的屍體埋哪兒了。
蔡文燁回答說,小花匠死後,小花匠的父母把屍體帶回了家,不知道埋哪兒了,蔡府還給了那對夫婦一百兩安葬費。
我高祖父說,不如給小蘭和小花匠結個陰親,這樣小蘭的心願就算了了,咱們活著的人,也能夠安心了。
蔡文燁點頭答應,吩咐老管家蔡章出城找小花匠的父母,商量結陰親的事兒,還好小花匠的家就在城外一個小村子裏,離縣城不算遠,不過,管家蔡章具體是怎麼跟小花匠的父母商量的,咱就不再細說了。
隨後,我高祖父又吩咐幾個家丁,把張江的屍體用草席裹了,抬到城外找個荒僻的地方,澆上燈油燒了,燒過以後,就地挖個墓坑埋了。
一般化煞的鬼魂,屍體都是不腐爛的,屍體算是鬼魂的一個寄托之所,這時候要是把屍體給它一燒,魂魄就會跟著消失,不過這些鬼魂具體是魂飛魄散,還是被迫送到了它該去的地方,這個我就真不知道了。過去鬼事多,現在鬼事少,除了現在人口多了,沒了鬼魂容身之處以外,和國家實行的火化政策可能也有很大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