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一章 吊命藥引(2)(1 / 2)

一聽這“藥引”,我奶奶和我爺爺也為難了。

我爺爺說道:“俺們家裏也沒肉呀,這幾年不比前兩年了,過年俺們家都沒吃上肉,這時候上哪兒找肉去呢。”

張郎中聽了點了點頭,似乎他們家過年也沒能吃上肉。

我奶奶問張郎中:“啥肉都成嗎?”張郎中又點了點頭。我奶奶轉臉對我爺爺說道:“山裏不是有野兔啥的嘛,前兩天咱還在你朋友家吃了頓兔子肉。”

我爺爺說:“那也得看時候,這大半夜的上哪兒找人打兔子去,恐怕沒等兔子打來,這孩子就沒命了。”

我奶奶一聽,皺起了眉頭。停了一會兒,我爺爺說道:“咱們村南那棵老桐樹上有個老鴰窩,我去把小順兒喊醒,叫他把老那鴰窩掏了。”我奶奶一聽,也隻能這樣兒了,我爺爺拄起拐杖出了門。

這時候的時間,大概在淩晨兩點左右,外麵不但寒冷漆黑,更是萬籟俱寂。

大概過了能有一個小時的光景,我爺爺回來了,拄著拐杖一瘸一拐進了門,在他手裏,拎著一隻羽毛快要掉光的老鴰。老鴰被我爺爺提著翅膀拎在手裏居然掙都不掙一下,一副有氣無力的樣子。我奶奶看的出來,這是一隻老鳥。

我爺爺進了屋以後,把老鴰直接扔在了地上,說道:“老鴰窩裏年輕的都飛走了,就抓著個飛不動的老家夥。”

老鴰,也就是烏鴉。

我奶奶朝地上的老鴰看了一眼,連撲棱都沒撲棱一下,縮著所剩不多的羽毛可憐巴巴地看著他們。

我爺爺找來一把刀子和一隻粗瓷碗,彎腰把老鴰打地上拎起來,這就要給老鴰割喉放血。

就在這時候,我奶奶突然想起了小時候我高祖母給她講過的一個“烏鴉反哺”的故事,那些老鴰雖說是一種不吉利的鳥,但他們比一些人還懂得孝道,怎麼能讓那些老鴰失去母親呢,當即於心不忍了。

我奶奶咬咬下嘴唇,走過去攔下了我爺爺,“別殺這隻老鴰了,叫小順把它放回窩裏吧。”

我爺爺一愣,問我奶奶,“那肉咋辦呢?”

我奶奶從我爺爺手裏奪過刀子,說道:“你別管了,隻管把老鴰送回去吧。”

我爺爺挺掃興,拎上老鴰又去找小順了。

我爺爺走後,我奶奶衝張郎中一笑,把懷裏的女孩遞給張郎中,“你先幫我抱一下。”

張郎中不知道我奶奶要幹啥,伸手接過孩子,我奶奶一轉身,拿著刀子走進了裏屋……

大半個小時過去以後,我奶奶一瘸一拐從裏屋出來了,在她手裏,多了個白色布團。我奶奶走到張郎中跟前,從他懷裏抱過女孩兒,把白布團遞給了他。

張郎中接過布團打開一看,裏麵包著一塊帶血的肉,張郎中看看這塊肉,再看看……再看看我奶奶那條一瘸一拐的腿……

“白仙姑,您、您……”張郎中的嘴唇和手全抖了起來:“白仙姑,您……您真是大仁大義的活菩薩呀……”說完,張郎中的眼淚流了下來。

天蒙蒙亮的時候,張郎中把藥熬好了,從開始熬藥,一直到把藥熬好,張郎中的眼眶一直都是濕的。

我奶奶抱著小女孩,我爺爺用筷子撬開小女孩的嘴,張郎中拿著小勺給她喂藥,一邊喂,嘴裏一邊哽咽著說:“孩兒呀,喝了藥就醒過來吧,要不……你可對不住白仙姑咧……”

幾天後,我奶奶剜肉救女孩兒的事跡,在村子裏傳開了,全村老少對我奶奶的義舉既感動又佩服,同時,村裏人也這才知道,太爺家就是黃河邊兒上有名的劉家,劉家人果真跟傳聞裏的一樣,菩薩心腸、大仁大義……

一個月後,村裏一些老人湊錢給我太爺家送了一塊匾額,上麵寫著:繼承祖先遺誌永遠校斯……

當天晚上,女孩兒奇跡般醒了過來,全家人都鬆了口氣,再找張郎中來看,張郎中說,這是我奶奶的義舉感動了上蒼……

張郎中臨走前,給我奶奶留下了一大包刀創藥。

五天後,女孩在我奶奶的精心照料下徹底康複,我奶奶腿上的傷口也結了痂。我爺爺趕上驢子車,我奶奶抱著小女孩,再次來到了東村老薛家。

不過,還沒到老薛家家門口兒,就看見門口兒圍著一群人,好像老薛家又出了啥事兒。驢子車很快來到門口停下,我奶奶抱著女孩兒下了車,走到門口一問。

原來,薛老頭三天前吊死在了堂屋的房梁上。我奶奶心情當即變得非常沉重,抱著女孩兒走進院裏一看,院子裏也站滿了人,那棵歪脖棗樹依然在堂屋牆上倒著,似乎在告訴人們,這家人的落魄。

院子中央位置,放著一口薄皮棺材,在棺材頭的位置,放著一個火盆兒,火盆裏旺烘烘燃燒著,兩個身穿孝衣的人跪在火盆跟前正在往裏麵添紙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