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段(1 / 3)

到娘子身上,不知如何心思便要轉到羅新城身上,連忙不敢再想。

宮中侍衛與羽林不同,卻是十日一輪,四郎自到宮中,轉眼便是半月,因是初來乍到,多是侍衛統領帶著他宮裏外熟悉,暫且未當值,這一日回到下處,門上士兵見他便道:“大人回來了,有客來。”

四郎奇道:“是誰人來?”一麵問一麵看門廳邊落著一頂小轎,幾個轎夫在那裏坐著,見了四郎都站起來,心中一動,大步進了廳房,卻是小陽侯蔡煜坐在那裏,尚支著拐,一見他進來便笑起來:“四郎,好些日子不見。”

四郎大喜,連忙上來攙住他道:“侯爺傷還沒好,四郎該死,原該早來問安的。如今傷處如何?”

蔡煜笑道:“行走還有些不利索,沒什麼大礙,我在家聽得四郎進了神武門,真替你高興,這一走動得,便來瞧你。”一時下人奉上茶來,四郎便與蔡煜說話,小陽侯在宮中當差多年,把宮中規矩一一說與四郎聽了,連神武門中各色人等,都一一告訴。末了道:“侍衛中有一等是各貴胄子弟中挑選出來的,這些人氣性驕傲,行動便要占人一頭,四郎若遇上了,隻不與他們計較便是,這些人和朝中重臣多有來往,四郎切不可參與進去,不然若有事時,別人都有靠山保人,獨四郎是個孤人,所以莫與這些人相纏。”

四郎一一應了,又謝他點拔,蔡煜笑道:“其實也不用謝我,這些都是羅家哥哥聽說我要來看四郎,囑咐我說的。”

四郎心中一暖,半日道:“替我多多謝上羅侯。一向不見他,不知如何了。”

蔡煜便道:“他受了些涼寒,這些日子都在鄉下莊子裏養病呢,四郎若是得閑,去望他一望也好。”

四郎聽得羅侯病了,頓時有些坐立不安,卻不好露出來,送走小陽侯,想起羅侯為人行事雖然令人厭惡,可是對自己真正不錯,又不知他病得如何,一連十幾日也沒見他在禁宮中走動,越發地難以撂下。

可巧這一日正該他值夜,便要去望他,也脫身不得,隻得悶悶吃了晚飯,往宮中行來,皇帝卻在禦書房中,四郎趕到書房外交了班,隻見許多重臣進進出出,書案上堆了滿桌的奏折,皇帝坐在椅上正聽大臣說話,一時傳了晚膳過來,卻是一碗清粥,配著幾碟子精致小菜,太監便來請,皇帝皺眉道:“擱一旁吧。”因命那大臣接著說。

那大臣四郎卻是識得的,乃是姑蘇刺史,回京述職,正在和皇帝說姑蘇今年遇災,繳上來的銀兩不但不如上年,還要請朝廷拔些賑糧,皇帝聽他說了,良久緩緩道:“這事容朕想想,你也還沒吃飯,叫他們添一付碗筷,就在這裏用吧。”

劉刺史聽了這話,連忙磕頭謝恩,太監果然又拿一付碗筷來,劉刺史告了罪,跪在地下,皇帝便笑道:“起來吃飯吧,來人與他安個桌幾。”

四郎便叫人搬了小幾,又綽過一張凳來,讓他坐著吃飯,趙昀這時方見著四郎,便對他笑了一笑,一時君臣飯罷,趙昀命人送出去,依舊坐在燈下看奏折,四郎在一旁看著,心裏想著,皇帝也沒什麼好處,這般操勞,連飯也不能好好吃。

夜漸深了,書房裏靜悄悄的,趙昀埋頭批閱奏折,一名內侍來進參湯,皇帝便問:“什麼時辰了?”

四郎看了看更漏到:“二更天了。”

趙昀嗯了一聲,呷了兩口參湯,站起身來踱出殿外,正是七月天氣,天色深黑,空中有幾點星星,半滿新月掛著,趙昀站在門前望了一陣天,對四郎招招手道:“隨朕走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