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麼,墓的主人隻能是當時的某個王侯,可又是什麼王侯有這麼大排場,敢用活人殉葬,與皇上平起平坐,曆史上可沒有任何記載。
第二,這個墓出土了這麼多具幹屍,陪葬物品也應該不在少數,可至今卻沒有看到任何一件陪葬品,是真的沒有,還是一直未向外界公布。
最後就是,從骨骼的形狀以及骨盆的大小看,這十三具古屍皆為女性,在明朝的曆史上,隻有皇帝才有這種待遇,莫非這墓主人真是皇帝?然而博物館的資料卻對此事隻字不提,好像這個墓就沒有主人似的,還是……到現在未曾發現墓主人的棺材。
這些問題實在令觀摩團的人費解,陳學義決定將所有人的推測整理成資料,待到明日回到陝西,以書麵的形式向上級領導彙報。
下班的時間到了,張亞楠提著每日隨身的小包,向門口的警衛室走去。
博物館有規定:工作人員在出入博物館時,都要接受檢查,任何人都不例外。
張亞楠主動將包遞給警衛室的老張,老張微笑著打開包的拉鏈,在裏麵悉悉索索地翻動著。
裏麵大多是一些手機.化妝盒.還有紙巾之類的日常用品,張亞楠根本不用擔心會有什麼問題。
然而老張卻從包裏夾出了一張卡片,十分認真地打量起來,看了一會兒,奇怪地對張亞楠笑著說:“張小姐!沒想到你年紀輕輕也信這一套,看起來,咱倆還是同道中人呐。”
張亞楠不解地看向老張,見他手中拿著穀元秋給自己的那張名片,落眼之處,正是印有符號的名片反麵。
本來這張名片是放在褲兜裏的,剛才在更衣室換衣服時,隨手連同工作證就都塞進了包裏,打算回到家中,再當廢紙處理掉。
沒想到老張卻因此而誤會,以為自己和他一樣,都是相信鬼神邪說的。
張亞楠向老張解釋說:“張師傅,您別誤會,這名片是別人送我的,您若是有興趣,盡管可以拿去。”
老張顯得很高興,笑嘻嘻地說:“真的嗎?那我就不客氣了。”
張亞楠笑著點頭。
老張將包裏其它的東西重新整理好,恭恭敬敬地遞給張亞楠,嘴裏還一個勁兒向張亞楠道謝。
張亞楠提上小包,一路春風地走向公交汽車站,心中竊喜一張幾乎要扔掉的名片,竟然也能起到籠絡人心的作用。
接下來的日子很平靜,張亞楠依舊跟往常一樣滿懷信心的上班,並沒有發生任何常理無法解釋的事。
她隻是覺得展廳的空氣越來越潮了,在不開空調的情況下,還會讓人感到一絲寒意。
“可能是這幾天老下雨的緣故吧!眼看就要進入深秋了,一場秋雨一場寒的諺語可不是瞎掰的。”張亞楠心裏這樣想。
在這個陰雨偏多的年月裏,不知何時悄然而生這樣一段傳聞,說每到深夜的時候,古屍展覽廳裏總會發出“咯吱咯吱”磨牙聲。可當值班的警衛進入展廳查看時,卻一切都恢複平靜,再也沒有任何響動。
有人說那是幹屍磨牙的聲音,如果不是棺材蓋結實,可能早就蹦出來咬人了。
↑本↑作↑品↑由↑思↑兔↑在↑線↑閱↑讀↑網↑友↑整↑理↑上↑傳↑
這個傳聞有些捕風捉影,聽起來倒像恐怖故事,張亞楠在聽說此事後,很不以為然的推測:這肯定是哪個造謠生事的家夥胡編出來的,根本不能當真。
而那個滿腹迷信的老張,卻對此事深信不疑,曾一度掏心挖肺地這樣對張亞楠說:“張小姐呀!這事可是千真萬確,不容任何懷疑,如果不是你那張名片好使,我老張可能早就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