些年更是出了個了不起的人物,是個叫做格西的頭領,短短幾年,西北蠻族各部竟已經被他收服了七七八八。他地盤越來越大,權利越來越大,野心自然也就越來越大。
而終於,那個給他野心撐破胸膛的契機,來了。
這一年夏初,西北告急,兵變。已經平靜了一百多年的大慶北方關防徒然受到襲擊,基本上半解甲歸田的守軍節節敗退,一月之間,連失九城。
這回是真變天了。
赫連沛這回是真的知道出事情了,連著幾日朝會,都耐著性子坐在龍椅上,聽著文臣武將們將整個朝會吵成了千萬隻鴨子亂七八糟地叫嚷一般。
景七心裏,卻隱隱有了別的打算。
第六十三章:比鄰而居
景七心裏起了別的念頭,不為別的,單因為赫連釗在朝堂上義正言辭的一番話,先吹捧了赫連沛文成武德,然後攛掇他這屁都不會的老爹禦駕親征,美其名曰挽救軍中低迷的鬥誌。
赫連釗和赫連沛在好大喜功這一點上像了個十乘十,倒像是骨肉親生了,難得的是,不知是赫連釗自己,還是他手下幕僚班底,竟然還有人看出了這點,果然將赫連沛拍得飄飄然起來。
自然有人強烈反對,所謂千金之子坐不垂堂,皇上怎麼能以身犯險?再者赫連釗那點心思,除了他老父赫連沛,路人皆知。
赫連沛於是琢磨了琢磨,也覺得自己很重要,便退了朝,以待商量。
前世也有瓦格剌人鬧事,然後打仗,鎮壓,純屬風聲大雨點小,鬧哄了大半年,大家就各自該幹什麼幹什麼去了。
但景七知道,有的地方不一樣了,比如比起他的記憶來,這場動亂要來得早得多,也突然得多。
所以他心裏沒譜。
一個月連失九城,瓦格剌人如入無人之境,這更是從沒發生過的。
朝廷上紛紛亂亂地在吵,他心裏也在思量。
赫連釗明顯是想趁亂弄死他這老不死的父皇,接下來的事情在他看來,大概就很容易了——比如老皇帝死了,他覺著自己手裏有些兵權,而這些兵權可以以平叛為名,繼續擴大,然後就可以公然造反。
太子再怎麼厲害,再得到多少朝廷重臣的支持,可那幫老頭子也就是嘴皮子和心眼子上的功夫,有什麼實權呢?
實權是要真刀真槍地打出來的。
這些年赫連釗一直被太子壓得低低的,因為太子手上有他的把柄,當年兩廣的東西若是在老皇帝麵前一擺,估計他下麵的命運得比入了宗人府的那位還淒慘,可如果老皇帝識趣地搬去地府頤養天年,誰還管他是不是造反呢?
太子是個穩妥人,自然不肯冒這麼大的險,所以極力反對。
赫連沛是什麼歲數,有多少斤兩,除了他自己不明白,大家都心知肚明,這一出去,恐怕就真回不來了,到時候山中沒了老虎,赫連釗這隻猴子稱了霸王,可是要亂作一團,然而……
難不成就這麼和赫連釗磨下去麼?
景七有些厭倦這種日子。哪怕真是赫連翊繼位,哪怕赫連翊不讓他離開京城,至多也就是沒那些個天南海北的自由,起碼不會再讓他每日午夜夢回,都滿腦子這些個爭權奪勢的醃讚事,也有些消停日子。
大慶百姓也有個盼頭。
可論起謹慎,恐怕他比赫連翊還要過頭,唯恐一步想岔了出簍子,有了上回梁九霄的教訓,他幾乎想把每個人、每件事都琢磨到了。然而外族南下的鐵蹄勢不可擋,給他留下的時間越來越少,朝堂上爭論得也越來越激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