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段(3 / 3)

^_^本^_^作^_^品^_^由^_^思^_^兔^_^網^_^提^_^供^_^線^_^上^_^閱^_^讀^_^

雍正聽了,臉色便凝重起來。拿著折子的手在半空中停了半晌,才將折子放下,雍正緩緩道:“盛京那邊,固然你去讓人最放心,隻是……京城這裏,軍機處的事務,朕也指望著你能提老十三多分擔一些。”

一提到怡親王,胤祈忽地一激靈,想起來一樁事。記得曆史上就是這一年,怡親王過世了,隨後雍正便是一場重病。也有些說法是,雍正隻活了五十多歲,和怡親王的早逝也有著莫大的關係。約莫是那時候悲痛過分,傷了身子。

這麼一想,胤祈卻覺得,此時或許不該離開京城。

盛京的事務,說緊要自然是緊要非常,可也到不了一刻都離不開人的地步。若是辛苦一些,在京城也不是就不能夠掌控住盛京的情形。

可是京城這裏,怕是真不能離開的。如今怡親王瞧著還是好好的,並沒有生病的樣子。總要看著怡親王究竟會不會病了,就此過世——或是打算得更糟糕一些,準備好了,怡親王過世之後,如何安慰雍正。

因便垂下頭,胤祈道:“既是如此,也請皇上先批了這回的文書報表。先前因路遠麻煩,允祈在盛京都是擅自處置了,隻今回是春播時節第一季的報表,去年時候約莫還算做得瞧得過去,今歲未免就想讓皇上也瞧瞧,算是允祈邀功了。”

雍正聽了一樂,接過胤祈遞上來的文書,道:“既是你敢這麼說,必定是能讓朕看了高興的,朕便瞧瞧。”

看著他此時心緒還好,胤祈便暗想了一回,如何將話引到那些道士丹方的事,等雍正放下了那疊文書,胤祈才想開口,外頭卻忽然有人通報,要求見雍正。

雍正叫進了,外頭便進來一個太監打扮的人,瞧著神色匆忙,胤祈細一看,卻是怡親王身邊的人,叫不上名字,不過每日裏見到怡親王,總能瞧見他在車馬旁邊伺候。

胤祈見了他,心中便猛地一沉。難不成這就是來說怡親王重病,乃至已經……薨逝?

雍正也識得此人,便道:“是老十三有事兒?怎麼他自己今兒竟是沒進來?雖說休沐,軍機處也離不了他的。”

說著,麵上便有了些許不豫的神色。畢竟這是麵君,怡親王隻遣人進來,並不見他的人,真能說得上一個不恭不敬了。

隻那太監此時也顧不得許多了,撲通一聲跪倒在地,便顫著聲音說回稟道:“皇上,怡親王今日突發重病,此時瞧著已是凶多吉少!王爺方才命奴婢進宮來,隻為向皇上稟報一句話:金丹有毒,萬萬吃不得!”

雍正聽到第一句,就已經連忙挺直了脊背,扶著胤祈的手就要下炕,聽到最後一句,卻是一下仰倒,又重重坐在了炕上。

胤祈連忙攬住他,這才扶住了脊背,沒有當真摔倒。雍正呼吸間都緊促了起來,指著地下那太監道:“你……你方才說什麼!?”

那太監忙又重複了一遍方才的話,最後道:“王爺那句話,是叫奴婢一個字也不能改,必定要讓皇上知道……”

雍正麵上漸漸灰暗,眼睛裏也露出一種悲傷後悔的神色,低聲道:“原來……是朕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