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多,地形複雜,地域廣袤。

這一年的時間都要跟西北這片地域圖耗上了。

虞娘為了多了解一些這裏的風土民情,跑到洛蘊齋去淘書。因為這些書別的地方不一定有,也不是大眾都需要的,因而沒有拓版印刷,都是些個人手寫的孤本。雖不貴重也不是大家所寫但是價格就是不便宜。

虞娘無法,隻得拚命接畫插畫的活兒。也把用月下山人的名所畫的畫書放在洛蘊齋寄賣。那些畫書都是虞娘閑餘時間所畫的,內容真是豐富多樣,有什麼表哥表妹的,什麼小狐仙與書生的,什麼閻王與女鬼的,什麼王公小姐與落魄書生的,什麼女大王與書生的,什麼女伶與富家公子的等等。虞娘都是賣三兩一本,不講價。沒想到在這洛山腳下倒是十分搶手,也是因為洛山上下的書院極多,還都是些學生,正是活潑好奇的年紀,自然更喜歡這類畫書了。

因為私下接的活多了,虞娘總是利用一切時間多畫一張是一張了。

住處的小幾上也擺滿了顏色,下午一下學就跑到洛蘊齋裏一畫就是快到關院門的時辰了。薑嫄總是捉不到她人去哪裏了,明貅也是奇怪,一下學拉都拉不住,真是腳下生風啊。

轉眼就要到夏休了,七月八月都在家裏渡過。

休假之前,明貅請了丁徹,薑嫄,海蘅,尤虞,徐泗娘,柳長恭,沈鯉,俞文淵,在山下的荷香齋一起吃飯。

明貅早早就打發丁徹在荷香齋訂了一間包廂,點了十個人的飯菜,特意點了虞娘愛吃的荷香雞。這道荷香雞可是荷香齋的特色,一天隻限量二十隻,一般開門沒多久基本上就訂光了。

明貅要了上好的果子釀,酒味不濃,果香四溢,最適合這幫屁大的小毛孩們喝。

沈鯉提議光喝酒無趣,劃拳太俗,吟詩作對太雅。不如猜謎,如何猜謎呢?

沈鯉說:“我們每個人不都是隨身帶著荷包嗎?我們輪著猜一個人的荷包,如果猜對了,那麼荷包的主人就喝一杯,猜對的人可以讓荷包主人做任意一件事情,如果荷包主人不願意做就喝酒三杯。如果猜對的人不願意問問題就可以拿走荷包裏的物件。猜錯的人第一人罰酒一杯,第二人罰酒兩杯,以此類推直到猜對為止。超過八杯都沒有人猜對的話,那麼荷包主人以後猜錯可以免一次酒。你們都覺得怎麼樣?”

大家都拍手叫好,一致決定從沈鯉開始,順時針繼續。

隻見沈鯉拿出一個滿繡胖頭魚的紅色荷包,很是精細,用金線做了魚須,尾巴上還綴著玉珠。薑嫄看過後咋舌,低頭看了一眼自己的蒼青色的半舊荷包,瞬間覺得自己更像個爺們了。

一般來說,荷包裏放著的不外乎什麼清口糖,口脂,香料,銀錢,小鏡子之類的。順時針過去,分別是薑嫄,尤虞,徐泗娘,明貅,丁徹,俞文淵,柳長恭,海蘅。

薑嫄猜是銀子,沒猜對罰酒一杯。

尤虞猜對了,說是玉的物件。結果正是個玉麒麟。尤虞不會去討要這麼個貴重的物件,就隻好對沈鯉說,“你給我們唱一個”

薑嫄沒忍住笑了出來,拍著虞娘說道:“原來你這麼損,雖然阿鯉能說會道的,但是天生就是個音癡,哈哈哈”

沈鯉一臉生無可戀的樣子,悶著頭喝了三杯酒,笑道:“自己挖了個坑然後自己先跳下去了”

薑嫄的破荷包往桌上一扔,虞娘自然知道,“還是個彈弓吧”

薑嫄氣急,喝了一杯。虞娘也沒為難薑嫄,對她說,“阿元給舞個劍吧”

薑嫄也不扭捏,拿起隨身的短劍就行雲流水地舞了一小段。柳長恭還用筷子打擊碗碟給薑嫄伴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