仇夫子倒是不藏私,他把他親自製作的西北三郡的地圖送給虞娘了。這個圖可是和官府製作的很不一樣,非常詳細。用了特殊的紙與墨製作而成,不怕水,很適合長時間保存。
冊子裏記錄的內容分幾大塊,官方製作的圖紙在第一頁,之後就是仇夫子按照地方繪製的詳圖,包括山川河道,有很多不為人知的小路。詳圖之後就是西北三郡的大大小小的軍閥勢力圖,詳細到連山匪的情況都記錄在冊。◢思◢兔◢網◢文◢檔◢共◢享◢與◢在◢線◢閱◢讀◢
虞娘覺得仇夫子真是個不可多得的人才,不知道為什麼那些軍閥們如此眼拙。這本西北三郡地域誌可是個寶貝,不過仇夫子說西北勢力常有變動,可能不完全精準。
西北的各方軍閥表麵上是由西桓公節製,在對付外族的時候還算是眾誌成城,私下裏卻是你打我我鬥你,互相搶地盤擴張自己的勢力。宣成帝自然是清楚的,但是完全放任自流,你要內鬥的越厲害對於宣成帝來說自然越好。西北要是一條心了,那麼跟皇上可就不是一條心了。
虞娘想想都頭疼,虧得不是自己生在西北,要不然還不讓人吃得連渣也不剩了。
開春迎來了一件大事,從上京書院來的十名學生到洛山書院進修半年。這十個學生都是西北士族子弟,一個個身高體壯的。
書院為了促進學生的交流,要舉行比試,分文試與武試。文試有詩詞,策論,國畫,對弈與樂曲。武試就兩樣,騎射與比武。
消息一傳開,乙玄班就炸了鍋一樣。梁又安直嚷嚷,讓那群西北蠻子們哪裏來的滾回哪裏去。
柳長恭勾了詩詞,沈鯉勾了策論與對弈,虞娘勾了國畫與騎射,明貅勾了騎射與比武,其他人也各自勾了自己的長項。
薑嫄對西北士族還算熟悉,打聽了那十人的情況,畢竟知己知彼百戰不殆嘛。
西北老士族:楚,崔,衛,吳四家,這次來的是楚家子弟三人,崔衛吳各兩人,還有一人居然是關老將軍的次子關彰。
本來虞娘一直以為西北士族就是一群粗人,不足為意。可是第一場詩詞比試,有個叫崔皓禎的,據說年紀最小長得卻一臉滄桑像個土撥鼠,十人裏麵就數他精通詩詞,今日他穿著一身月白色的書生襦袍,一張土撥鼠的老臉,說不出的滑稽。
柳長恭的詩詞算是很好的了,與崔皓禎鬥得是如火如荼。最後柳長恭險勝一籌,兩人卻因惺惺相惜成了好友。不過詩詞大試的時候,場麵特別搞笑,那群大老粗們做的詩連一個五歲小孩的都不如。什麼一隻燕子吱吱,飛入屋簷吱吱,銜根草兒吱吱,做個窩兒吱吱。還有什麼洛山風光好,巍峨入雲間,詢問神仙處,遙指落神峰。
哈哈哈,薑嫄聽得津津有味,笑癱在虞娘身上。這幫人真是絕了,還是回家砍木頭去吧。這一場西北士族完敗。
策論他們十人沒一人參加,故而給取消了。國畫有幾人倒是畫的不錯,取材都是洛山的景色,寫墨先生對吳金材很感興趣。纏著人家,硬要收他做徒弟。
文試西北士族確實不行,無一獲勝。武試那天,虞娘都覺得西北士族的氣勢看著都不一樣了。
騎射比試的規則就是騎著射靶,跑道是林中紅線範圍內,靶子在紅線範圍外遠近高低都有共二十個,射的最準時間最短為勝。
洛山書院參與的人太多,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