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在家溫書,卻經常走神發呆。虞娘深夜裏睡不著,拿起筆來想畫張明貅的小像,卻發現自己怎麼也畫不出來。記憶明明就像還在昨天,可是輪廓卻早已模糊。虞娘找好作罷,翻身上床接著翻來覆去睡不著。

三月春闈,虞娘落第了,連個同進士也未考中。沈鯉,海蘅,柳長恭根本未參加,他們都沒有把握,如果不幸落第也還罷了,就怕考個同進士可就丟人了,以後為官都要低人一等。所以他們都要再讀幾年才下場呢。

虞娘聽說,馮叔堯通過武舉已經回上京為官去了。虞娘去了吏部,真的掛名了候補拾遺。可惜別處的肥缺也輪不到虞娘,虞娘接到的消息是西北的文官尚有空缺。因路途遙遠,九死一生,民風彪悍,所以一般非西北人氏皆不願入此為官。

虞娘沒有選擇的餘地了,她不想在這裏再呆幾年。於是她也沒跟二太太商量,即使她去找二太太,二太太如今為了佑哥兒又沒考入洛山書院的事正忙的焦頭爛額的,也沒空管虞娘的事。至於她那個幾乎沒怎麼見過麵的爹爹就更不用想了。

吏部的官員跟她說,西北龍山城缺一個正六品的參議,本來虞娘一個小小舉人如果補缺也就補個正九品的小官。這個高的品階也是打著燈籠也難尋了。

虞娘自然知道龍山城因是邊關城鎮,所以這個缺估計空了很久了,這是找不到人了。虞娘並沒有討價還價的資格,隻得同意了。

很快去龍山城的任命就下來了,二太太知道後還是落了淚,雖說虞娘不是自己所出,但是相處了這些年也和洽融融,沒想到居然要去這麼遠。二太太知道虞娘一直都是個有主意的,強留下她恐傷了母女情分,因此囑咐二奶奶薑嫣然幫著虞娘準備一下。

作者有話要說:  謝謝大家,我不善言辭。隻要有人喜歡,我就會一直寫下去的。

☆、叁柒 遠離別

翠旖閣內,青團與果子一邊哭一邊給虞娘收拾東西。虞娘指揮她倆把東西都分類放好,書籍占了大半,都是虞娘這些年從書齋裏淘來的雜書,有好多都是孤本,虞娘還是很寶貝的。

首飾盒子單獨放好,這些年虞娘也沒有攢很多首飾,又分了一半給青團與果子。還因為很多衣裳太過繁瑣虞娘都送給了青團與虞娘。

至於銀票,二太太給了一張一千兩的銀票就是虞娘最大的財產了。還有大姐姐嬌娘,四姐姐妍娘,二奶奶薑嫣然陸陸續續地都送了銀票過來。虞娘把這些銀票兌成一張正好兩千,存在了大豐錢莊,等虞娘到了西北就可以在當地的大豐錢莊分行兌換了。這些年虞娘手裏的小額銀票零零散散也不過幾百兩,虞娘留了一部分給青團與果子做嫁妝,剩下的全部兌成五十兩一張的銀票。虞娘讓青團縫在了常穿的淺灰色的中衣的袖口,腰帶的內側,靴子的內側,荷包裏還放著五十餘兩散碎銀子。

青團一邊哭一邊拿了油紙包好銀票細細地縫在了虞娘指出的幾個地方。虞娘實在拿她倆沒有辦法,哭聲此起彼伏的,跟二重奏一樣。

虞娘看見薑嫄的時候眼前一亮,救星終於來了。虞娘對青團與果子道:“來客人了,還不上茶。”一麵拉著薑嫄的手說:“你可來了,我這裏快水漫翠旖閣了。你不是不知道我是最怕小姑娘哭的,她倆在我麵前這麼一哭,我可真是一點折也沒有。”

虞娘攬著薑嫄問:“你怎麼來了?可是有什麼事?”

薑嫄拍掉虞娘的手說:“阿虞,你這麼沒臉沒皮的,我真是拿你一點辦法也沒有。”薑嫄坐在榻上,順手打開小幾上的一個八寶盒子,抓了一小把鬆子磕著。掃了一眼虞娘收拾出來的幾口大箱子說:“西北山匪橫行,去西北路途遙遠不說,而且山路難行,如果你帶著這些笨家夥是絕對過不了大雁山,蒼茫山與大涼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