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房幾十間,完全住得下。不過多備輛馬車的事兒。
雲葉道:“人選不好定,我這裏事兒多,齊掌櫃、王大梁,你們兩個要辛苦些。”
這次過來的人,齊掌櫃自然還當掌櫃,王大梁依然還是跑堂管事。
大廚來了五個,淇城的三家分號各來了一個,其他兩個是天泉城的飯莊抽出來的。再加上雲葉這個總廚,大廚便算有了六個。
當然了,六個顯然是不夠的,其他的像二廚、幫廚、麵點等等,還得現招。
至於賬房和采辦,也是重中之重,得招人。
齊掌櫃和王大梁兩人對於管理高檔飯店,已經很有經驗了,再加上雲葉許諾的飯店分紅,兩個人那是幹勁兒十足。
之所以跟他們兩人分紅,是有道理的。
飲食業行話有“一堂二鍋三墩子”,飯館內第一是跑堂,第二是灶上的大廚,第三是切墩的幫廚。
也就是說,掌櫃和跑堂的是麵子,廚師們是裏子。
先留住客人,才有機會上菜啊!當然了,若是味道不好、賣相難看,累死掌櫃和跑堂,食客們也不會再來第二次!
所以,新店的掌櫃和跑堂管事,雲葉這才千裏遙遠的把齊掌櫃和王大梁請來,並不惜給他們分紅,來刺激他們管好店麵。
☆、363 打算合作
後廚有雲葉親自掌勺當總廚,當然不會有任何問題。
事情吩咐完畢,大家開始各司其職。
齊掌櫃和王大梁當然盡心盡責地開始了招聘!
雲葉也不閑著,給雲爭寫了信問好,也給顧老寫了一封,請老頭過來幫忙。
顧老沒有寫回信,樂嗬嗬地直接來了京城。
原來,過年時幾個兒子都回了永安城。顧老跟兒子們商量了,說要去京城寧府大館子做管事,幾個兒子雖然擔心累著了,到底都高興。
人老了,沒個事兒幹老得也快。再說,顧老有個兒子在京城做官,這樣,還可以父子團聚。
本來,一個人自由自在的,顧老是十分不願意跟兒子們住在一起的。
顧老過來以後,雲葉派他做了采買。
說起來,對各行各業來說,采買都是個肥差,更不消說對飲食業。
每天都需要采買各種各樣的食材,打交道的鋪子、作坊、攤販……哪個不上趕著巴結?
好處費不說,光年節禮、平日的吃喝孝敬就不少;更何況,回扣、低買高報這些,更是讓各府采買肥的流油。
顧老是使過大錢的,幾個兒子又做官,貪圖這些小錢沒得侮辱了他自己。
所以,請顧老當采買,雲葉一點兒不擔心他藏私!
再說了,對於雲葉的館子來說,需要采買的東西並不多。
米、麵、菜、肉、蛋,這些大頭兒,都是自己家地裏和作坊裏的產出;海鮮類的貨物都交代給了梁氏貨幫。
館子裏需要采買的不過就是柴、煤、油、鹽、茶、醋這些。
當然了,即便多是自家產出、外購的不多,也需要有個來回接洽負責的人。
所以,雲葉請了顧老。
顧老一聽,便樂嗬嗬地應了,“放心吧。你把這肥差給了我,我且給你把住口子!”
見顧老身邊顧全也跟著,雲葉道:“顧老您年紀大了,管家也時刻離不得,我們館子也一並聘了。隻是工錢少些。”
顧老哈哈大笑,“好好好!顧全拿兩份工錢!可比我這個老爺還強呢!”
顧全又高興又惶恐,搓著手不知道該如何接話。
雲葉笑道:“顧老,京城您人頭熟、路子廣,又是長輩,咱們館子辦得如何,可全靠您了!”